围棋起源于中国,作为一项集智力和体力于一体的益智运动,自古以来深受国民的喜爱,而出产于云南保山的永子围棋,是最好的围棋产品。明代大地理学家徐霞客曾在其游记中记述:“棋子产云南,以永昌者为上”,但在19世纪末,永子曾一度失传。10多年前,以李国伟为首的一帮后人不甘祖传的技艺就此戛然而止,他们相约一起投入资金,遍访老艺人虚心学习,悉心研究制作永子的秘方。经过数年的艰苦努力,在历经无数次失败后,终于在年复活了失传的永子,让这一国宝重放光芒。
千年永子曾一度失传
永子是以保山特有的南红玛瑙、黄龙玉、翡翠和琥珀等矿石原料,采用保密配方和绝技熔炼、传统手工点丹而成的围棋子,因这种棋子产于永昌(云南保山古称永昌),并被世人称之为永昌子。永子是保山市永子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对棋类产品注册和持有的一个驰名商标。永子质坚色润、细腻如玉、触子心舒、冬暖夏凉、隽永神韵是古往今来举世公认的棋中圣品,历来深受达官贵人所追捧,为上乘贡品,堪称国宝。
永子起始于唐代,大约多年前。唐代傅梦求的《围棋赋》记载:“枰设文楸之木,子出滇南之炉。”赋中透露出唐代滇南(云南保山)就开始用窑炉烧制围棋。
明代中期,永昌(保山)庠生李德章用当地的玛瑙、玉石等原料融化成汁液,采用滴制法炼制出永子。后被敕令为地方上贡朝廷的贡品。明代刘文征《滇志》记载“……料棋……列郡第一”。“料棋”即用矿料烧制的永子围棋。
清代咸丰十年末(年11月),杜文秀的起义军攻打永昌城,永子毁于战火。
民国时期,保山解坤曾找到李德章的后人来恢复生产永子,但年日本帝国主义从缅甸攻入滇西,保山城被日机轰炸,解坤携家逃往昆明,永子再次被迫停产。
20世纪五十年代初,解坤在昆明开始烧制围棋,但是没有李氏家族永子的配方,烧制出的棋子与“永子”差距甚大,改称为“滇玉”,销往北京、上海等棋社,曾作为中日围棋友谊赛比赛用棋。因销路不好,五十年代末停止生产。
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保山当地党委、政府的关心下,文化局组织和抽调李氏家族的后人李学堂等再次对永子进行恢复生产,但成本较高,生产出的棋子没有市场,八十年代末停止生产。
21世纪初,陶晓昌组织和带领李氏家族的后人李国伟等再次对永子进行恢复。在前辈的指导下,经过成千上万次的实践摸索,终于找回失传的永子炼“丹”技术,棋中圣品——永子终于重现棋枰,与千古国技相映生辉。
国宝永子棋中圣品
永子一经问世,即得到围棋界的公认,原中国围棋界元老陈祖德在品鉴后附名保山永子为国宝永子,并被尊为棋中圣品。永子为何能在新时期一领风骚呢,国家级非遗物质文化传承人李国伟道出了其中的奥妙。“新研制的永子包含原料珍贵,工艺独特,品质优秀和历史厚重等几个特点。”
原料珍贵:永子异于任何围棋的天趣和灵性,是以保山特有的南红玛瑙、黄龙玉、翡翠和琥珀等珍贵原料炼制,细腻如玉、触子心舒、冬暖夏凉,隽永神韵,乃古往今来举世公认的棋中圣品。
工艺独特:永子采用保密配方和绝技熔炼,棋子大小、厚薄、圆形靠工匠传统手工点“丹”而成,的确不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一颗熠熠闪光的宝石。
品质优秀:永子质坚色润。放置棋盘上,色泽润柔,不眩目刺眼,黑如墨,白如玉。黑子对光照视,宛如一颗墨翠,边闪翠环,乃围棋殿堂上的璀璨明珠;而白子对光细看晶莹如脂,莹润细腻甲于天下。
历史厚重:永子始于唐代,奠基于明代。其中可考证的历史在一千年以上。《围棋赋》、《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云南通志》、《永昌府志》、《滇志》、《滇略》、《徐霞客游记》、《滇黔游记》、《南中杂说》等史书均有记载,永子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永子甲天下弈坛千古名
围棋是中国国粹,是中华民族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永子”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永子”是围棋殿堂上的璀璨明珠,是保山乃至全国珍贵特有的体育资源和文化品牌。“永子”先后到欧洲、北美、东盟和日本、韩国等地进行交流展示,倍受围棋爱好者及专业棋手的喜爱,在国内外重大围棋比赛中被指定为专用棋子。永子品牌得到了中央媒体的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