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穿越大宋,如果你是文艺“帝王”
如果有机会,你从“现代”穿越到“大宋”,回望一千多年前的历史,你还能认得出,我们这个民族古时候的模样吗?在大宋,首服是什么样子的?帝王后妃穿什么样?官员穿什么样?文人墨客穿什么样?宫女内侍穿什么样?普通百姓又穿什么样?如果穿越回去,你会不会串到汉唐去呢?OK,不要担心,今天,我将带着你一路御剑穿越,跟紧我,稍微走神儿,小心摔个狗啃屎哦~~~哈哈哈哈哈哈~~~~首先,如果你成功穿越到北宋,以其卓越艺术才华,成功超越大清雍正帝,OK,国人熟知的北宋文艺男青年——宋徽宗是也,在闲处时,他都会穿些什么衣服呢?不如,你想想?想不出......教给你一个超级好用的ZB方法,秒搜度娘!你比如,搜索北宋名画——《听琴图》,就会出现以下文字:《听琴图》是传为北宋宋徽宗赵佶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工笔画,此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画面正中一枝苍松.....凌霄花攀援而上......翠竹数竿.....松下抚琴人着道袍.....,另二人坐于下首恭听,一侧身一仰面,神态恭谨.....。ok,见画如面。图上:蔡京题诗,右下徽宗题字画面上方,有北宋“六大坏蛋”之首的蔡京,所题的七言绝句一首:“吟徵调商灶下桐,松间疑有入松风。右下,是徽宗瘦金体墨宝“听琴图”。看到徽宗的亲笔签名,感觉如何?清秀,清丽,有锐气。攀岩的凌霄花,红白二色相对绽放穿褐色道袍的,宋徽宗本尊画面中,可见左中右三人。一个抄手抬头发呆,一个若有所思抚琴,还有一个低头想事......听琴者三人,其中两人朝服纱帽,左右对坐,凝神恭听。弹琴者左手边,一人纱帽红袍,一手持扇按膝,一手反支石墩,俯首侧坐,似沉醉于琴声之中。专有名词,解释一下。乌纱帽,又称‘幞头’,即用黑色布巾裹头的意思,唐代开始流行,至宋普及。红袍,是大宋五品六品的官袍颜色。继续......右手边,一人纱帽绿袍,两手相握于袖中,仰首微微前倾,似为琴声所动,翩思于天地之间;其后立一童子,似亦为琴声所吸引。画面中,身穿绿袍官员和红袍官员,所带的帽子同款——都是幞头。另外,绿袍,在宋代是指七品-八品-九品的官袍颜色。还有,看到画中左下角的那个小人了吗?在中国古画,有个不成文的讲究。那就是,画中人物画得越大,说明这个人的地位越高,越尊贵。反之,身份卑微的小人物,画幅比例就小。这里边,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里的“尊卑”等级观念。另外,徽宗出了名的崇尚道教,更自封为“教主道君皇帝”。所以,画面中,可见徽宗一身褐色道袍装束。内穿浅色襦衣,下搭褐色下裙,头簪“束髻簪”。这一身装扮,也符合历史的客观描述,徽宗求仙问道,沉溺道学,由此画中,可见一斑。徽宗上襦下裙,一身道袍装扮上襦下裙,上襦,即有夹层的上衣,原则上是穿外面,长度至膝。但人家是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文艺男青年皇帝,人家混搭着穿,没毛病。下裙,即裙子。另外,看到徽宗身右花架上的博山炉了吗?北宋时期,特别流行“陶瓷款”的博山炉(博山炉内的熏香,可净化室内空气,也可以防潮去湿),是的,不是青铜或金属款。这款博山炉的颜色,比较像河北定窑的白瓷。天下一人御书,集四字一体的骚气签名右上角,是宋徽宗赵佶所书瘦金书字体的”听琴图”三字,左下角有他”天下一人”的画押。文人墨客的骚气,扑鼻而来。马远《西园雅集图》文艺风,妥妥的看完北宋文艺男青年,接下来继续,我们看下一款,帝王朝服。02二、穿越大宋,你正坐“明堂”
帝王朝袍|宋太祖宋徽宗宋高宗看上图资料,从上至下地看哈——北宋帝王坐镇明堂的朝服。1、展脚幞头——三位,均头戴“展脚幞头”(官帽),展,即平展。这顶帽子,是大宋朝服的典型特征,“一字形”向外延伸的帽脚,目的为了制止官员上朝的时候,交头接耳。这个幞头,区别于唐代的软脚幞头,比较硬。据说,他的制作方法,是用竹丝或铁丝,扎成固定形状,外蒙乌纱,上漆,漆干后去其定型物。2、圆领长袍——圆领的灵感,来源于唐代“胡风”影响,草原游牧民族的服装习惯——骑马打猎方便。大宋朝服袖口,一改唐代的圆口窄袖,换之汉风凛冽的宽袖或广袖。袍子的整体长度,至足上,也和唐代一样。但好明显,朝袍整体的宽松度,宋代比唐代更宽更松。这也确实,大宋衣冠的宽松,体现在政治上更加尊重文人,经济上空前宽松,比如逐渐取消宵禁,鼓励大家经商,摆摊儿,秀才艺。科技上,四大发明出其三——印刷、火药、指南针。文化艺术上,更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比如宋代五大窑——汝官哥钧定。宋太祖画像VS宋仁宗扮相看这两个帝王的常服对比,从展脚幞头,到白色长袍,到腰间革带,到脸部及眼神的朝向,手握姿势,几乎如出一辙。只是,幞头的整体造型,原画是六角型,《清平乐》赵祯少年时代是方角型。但有趣的是,龙椅两端的龙雕装饰,还是在尽力模仿的。剧组也算是有心了OK,下图是宋《女孝经》图中,帝后的通天冠装扮。宋《女孝经图》图中,可见皇帝穿着通天冠服,皇后着龙凤花钗团冠服。昨天有作介绍,我们今天补充两点即可。北宋帝王通天冠服,仅次于冕服(帝王祭祀、册封、大典时穿),属于第二等礼服。1、粱冠,即首服(就是帽子啦~)左图太子粱冠18梁,帝王冠24粱粱冠顶上,每粱嵌一颗珍珠,细节不错宋代官家的审美,无论是服饰,还是帽子,都特别喜欢用“珍珠”作为装饰(后面大家还会看到)。注意看粱冠上的博山和附蝉,粱冠顶部,以及粱冠下方的如意云周围,都是一颗一颗的珍珠装饰,很奢华。《清平乐》,粱冠做得不错2、方心曲领(就是脖子上套着的白色圈圈~)方心曲领,这是整个中国历史上,属于宋代的“典型标配”。目的有二:其一,压住里边的“秋衣”领子,不要跑出来。其二,方心曲领,代表天圆地方,行为合乎规矩。划一个重点哈~~~~,方心曲领的后面,是用白色的绶带(长布条),绑系成一个蝴蝶结的款式,这在电视剧《清平乐》中,有细节的体现,这一点,做得很好,比较细致(后面有资料图可以对比)。方心曲领|前面方心曲领|后面这个蝴蝶结,感觉有点儿小哈~~咱们找资料图看看,对比一下。方心曲领,背后示意图03三、穿越大宋,你是皇后,皇太后~
北宋的皇后,太子妃,礼服分四等:袆衣、朱衣、礼衣、鞠衣;南宋孝宗改为三等:皇后袆衣、礼衣、,妃备翟。皇后戴龙凤花钗冠,上缀大小花二十四株,与皇帝平天冠同旒,通天冠同粱对应。历史上,可见明孝端皇后的实物,而宋代后妃的凤冠霞帔,只在画中得见。明孝端皇后凤冠《清平乐》中,江疏影所扮演的曹皇后册封装扮,有高仿宋仁宗皇后坐像的头冠和袆衣,大家可以比对看看。宋仁宗皇后坐像VS江疏影扮相根据傅伯星《大宋衣冠》描述:皇后通天冠的首服——龙凤花钗冠,浅绿色,用无数珍珠变成游龙九条,前方嵌珠,每翅博鬓内,镶嵌珍珠,有三爪龙一条。《清平乐》龙凤花钗冠皇后袆衣深蓝色,雉黄(《清平乐》偏橙绿),间六棱图案,四方连续。袆衣领口斜襟两边,各绣一条三爪龙(剧中,明显是丝印的,和刺绣差很远),两边袖口各绣三条,间云纹。腰带深红绣细黄龙,内衣白。《清平乐》曹皇后袆衣,深蓝色宋朝后妃,喜爱用珍珠作为面饰,画像中,常见额间,两鬓,耳环,皆有珍珠装饰。宋仁宗皇后坐像江疏影的装扮,也努力在做这个细节。只是,深蓝色袆衣斜襟上的丝印,确实没办法和原图上的手工刺绣相比。江疏影饰演宋仁宗曹皇后电视剧中的凤椅,也做了装饰。对比画像中的凤椅,依旧有一很大差距。感觉这个手工雕凤,还没有上漆的感觉,或许,光线不太好吧。只是,对比剧中皇帝的座椅,连凤嘴下的流苏也没有完成,确实是太着急赶工的结果吧。《清平乐》皇后凤椅,凤嘴无流苏宋真宗皇后刘娥座椅华美精致另外,宋太祖赵匡胤母亲杜太后像,穿着一身鞠衣,而《清平乐》剧中,赵祯母亲刘太后的鞠衣装扮,几乎从这幅画像找的服化道灵感。赵匡胤母亲杜太后鞠衣大家看一下对比效果,就能感受到,妥妥的复刻感。赵匡胤母亲杜太后鞠衣VS《清平乐》认真观察,不难发现,宋代鞠衣内搭配的内衣(抹胸),犹存唐五代遗风,霞帔以小珠串滚边,正面各三凤,杂以卷云纹。纱裙内裙边有大花。头饰,耳环,纹饰细节,《清平乐》几乎都在极尽模仿。连脖颈儿上的珍珠项链,也尽情模仿再来看片中对太后的祭祀冕服及平天冠的设计,细看一下,会发现,冕旒数量有误。皇帝冕服平天冠二十四旒,前十二旒,后十二旒,对应一年二十四节气,十二个月,十二个时辰。太后想穿冕服祭祀,有僭越之嫌。最后,剧情介绍中说,冕旒减至前后各九旒,共十八旒。但小编认真数了数,前后都是天子的冕旒数,共二十四旒。额......太后穿祭祀太庙的冕服戴冕冠认真地数了一下,真的是不对数关键,前面就两排,各十二旒,后排亦如此。有点尴尬。04二、穿越大宋,你是“帝王”身边打酱油的~
OK,说到头衣首服,咱们来看一下,宋代一二品大臣,又是几朝元老,才有资格戴貂蝉笼巾,是官员礼服中最高级的配套头衣。图中这位,是范仲淹吗?宋代官员最高级头衣|貂蝉笼巾《清平乐》中貂蝉笼巾,还原度如何?注意看大臣的粱冠数,大部分是五粱大家注意看上图官员的服饰,几乎没有太大的区别。尤其衣服的颜色。纹饰资料显示,宋代官员,粱冠数,官服色,腰带,鱼袋,笏板,都有讲究。你比如,头戴五粱冠,那就代表,他们是三品四品五品官。但是有个细节,《清平乐》服化道,或许做得不够细致。那就是不同官品衣服的颜色,以及腰带和粱冠的匹配。注意看~(资料来源:《国粹图典.服饰》李薇主编)一品官员,紫色冠服,玉腰带,七粱冠,金鱼袋,象牙笏;二品官员,紫色冠服,玉腰带,六粱冠,金鱼袋,象牙笏;三品官员,紫色冠服,玉腰带,五粱冠,金鱼袋,象牙笏;四品官员,紫色冠服,金腰带,五粱冠,金鱼袋,象牙笏;五品官员,绯色冠服,金涂带,五粱冠,银鱼袋,象牙笏;六品官员,绯色冠服,金涂带,四粱冠,银鱼袋,象牙笏;七品官员,绿色冠服,黑银/犀角带,三粱冠,槐木笏;八品官员,绿色冠服,黑银/犀角带,三粱冠,槐木笏;九品官员,绿色冠服,黑银/犀角带,二粱冠,槐木笏;三粱冠,得穿绿色冠服宋《望贤迎驾图》该图为唐玄宗(黄袍)和唐肃宗(红袍)之事,但画中人均着宋服(唐代圆领袍是紧窄袖口),画中撑伞盖者为穿绿袍者官员(有胡须),从旁服侍者穿灰衣(也有胡须,应不是内侍)。宋《马和之》孝经图可见不同服色宋马和之《孝经图》电视剧的制作,目前国内团队已日趋精致,但随着大众对中华文化知识的了解与加深,对美学的进一步期望,未来,相信在服化道上的用力,会越来越精致,美丽。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6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