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黄龙 >> 黄龙资源 >> 正文 >> 正文

东吴有三位平魏将军,你知道是哪三位吗

来源:黄龙 时间:2023/2/8

汉末三国时期,武将的官职主要分为2类:一是杂号将军,二是重号将军。这些将领中,重号虽然地位较高,但人数有限,主要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于是,自西汉以来,朝廷就册封了大批将军,以赐给战功卓著的武将。在汉末三国时期,如关羽的荡寇将军,吕布的奋武将军等等,都是常见的名将。

在这些人中,本文所说的“平魏将军”,自然也就是一个杂号将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对平魏将军来说,是东吴所设的一个官职,包含着平定魏国的寓意。三国时期,东吴与曹魏曾多次交战。东吴设置平魏将军,是东吴与曹魏对立的表现。现在问题来了,东吴有三位“平魏将军”,你知道是哪三位吗?

施绩

他早年以郎官起家,后被任命为建忠都尉,统率其叔父朱才的兵马。施绩跟随太常潘浚征讨五溪贼乱,冲锋陷阵,勇冠三军,从此在军中名声大振。战争结束后,施绩被提升为偏将军营下督,主管地方的叛军,以其在任期间法纪严明,处事公正而闻名。鲁王孙霸,孙权之子,在两宫争斗中肆无忌惮地笼络东吴得力干将,施绩就是其中一位将军。

然而,施绩一心为公,秉持君臣之义,对孙霸盛情邀请而辞。在朱然病逝后,施绩子承父业,升任平魏将军、乐乡督。其后,施绩在江陵血战曹魏征南将军王昶,获孙权嘉奖。建兴二年(年),太子孙和继位,施绩被提升为镇东将军。

早年与诸葛恪、诸葛融兄弟不和,诸葛恪任辅臣时,对诸葛恪十分冷淡。建兴二年(公元年),诸葛恪在兴兵北伐中,趁机将史官调到偏僻的半州,由他的弟弟诸葛恪接任。一直到诸葛恪被孙峻诛杀,施绩才恢复原职,回到乐乡。第二年(公元年),施绩再次被提升为司马。

徐祚

扬州吴郡富春(浙江杭州市富阳)人,至于徐祚的父亲徐琨,则是孙坚的侄子。徐琨随同孙坚征伐,拜偏将军。他死后,随孙策战伐,孙策上表,徐琨领丹阳太守。

正好吴景从广陵归吴,吴景更得民心,所以孙策任命他为丹阳太守,徐琨为巡抚。由督军中郎将破庐江,封广德侯,迁平虏将军。后来跟着孙权讨伐黄祖,被黄祖的军队打死。

钟离牧

钟离牧是扬州会稽郡山阴人,他的同乡有:谢夫人、阚泽、丁览、丁固、朱育、贺齐、贺邵、黄龙罗、周勃等人,既然身处扬州境内这些人也大多都在吴国阵营中,只有黄龙罗、周勃这两位是山阴贼寇。虽然卢植的表字也是“子干”,但钟离牧和他似乎没有产生交集的机会。

永安六年(年),武陵五溪蛮又开始作乱,这时魏国任命了一个武陵太守郭纯,吴国这边让钟离牧去担任武陵太守。郭纯暗地里煽动武陵蛮作乱,而这时钟离牧中只有兵马,郡中官吏都觉得应该以安抚为主,但钟离牧坚定地认为应该迅速扑灭这次叛乱,领兵辗转千里后终于让武陵蛮消停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