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黄龙 >> 黄龙资源 >> 正文 >> 正文

热衷傍洋名为哪般

来源:黄龙 时间:2023/2/5
白癜风医院治疗哪里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祝芸生

欧洲城变矮凳桥,曼哈顿变曼哈屯。近日,温州整治不规范地名的新闻掀起刷屏热潮。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曼哈顿”“泰晤士”随处可见,“凡尔赛宫”“林肯公园”层出不穷。有人不禁感慨:明明生活在中国,这些小区楼盘却让人有种出国的感觉,好不尴尬。针对这个现象,国家六部委联合发文,对“大、洋、怪、重”(刻意夸大的“大地名”、崇洋媚外的“洋地名”、怪异难懂的“怪地名”以及重名同音的“重地名”)坚决说“不”。

为楼盘、小区起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名字,这心态完全可以理解,但一味贪大求洋,就一定“高大上”?我看恰恰相反,因为洋名的广为存在,尤其是取名存在好大、猎奇、崇洋等倾向,导致楼盘缺乏文化内涵,也少了当地特色,难免让人留下徒有其名的遗憾。

“洋油”“洋火”“洋伞”等特殊名词,曾打上物质匮乏时代的烙印。它们既深植于老一辈人的记忆深处,也是对历史的记录。这些“洋字头”,让我们在回顾过去时更加奋发图强。但是,在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持续繁荣的当下,贪洋求怪的名字,不仅无助于提升知名度,反而是一种媚俗的表现。

年,好莱坞电影《阿凡达》火遍全球,作为拍摄地的张家界著名景点“南天一柱”趁势改名叫“哈利路亚山”,黄龙洞生态剧场改名为“哈利路亚音乐厅”。张家界的山水被誉为“中国画的原本”,“南天一柱”和“黄龙洞”这两个地名既契合古代的神话传说,又有历史文化底蕴。在如此充满传统文化灵气的山水之间,突然出现“哈利路亚山”和“哈利路亚音乐厅”这样的地名,实在显得突兀。

地名是地方文化的重要标志,它的辨识度、存在感,直接影响群众的生活体验。一个城市、一座古镇、一条胡同的名称,往往体现着风土人情,记录着发展变迁,当然,也承载着一方乡愁。地名,是情感的纽带,是文化的载体,是展现地方特色、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无洋不欢,逢洋必逐,不仅容易迷失自我,还照见了一种懒惰思维,更折射出一种文化的不自信。

其实,早在颁布的《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就已明确规定不以外国人名、地名命名我国地名,其中包括居民区、楼群、建筑物等。年,民政部有关负责人在全国地名文化建设研讨会上就表示,要抓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地名要“记得住乡愁”。参会专家也指出,重视地名文化就是重视国家与民族历史。目前,清理整治居民区、大型建筑物、街巷、道路、桥梁等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的工作正在进行,希望各地在更名工作中更加注重历史文脉保护。同时,也要注意到小区改名牵涉房产证、身份证、户口本。要看到改名的必要性,更要看到社会成本的增加。提升城市规范管理是好事,但切忌用力过猛,简单粗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4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