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战斗班的转型足迹
■解放军报记者韩成通讯员凡春龙
“我是‘王杰班’的第名战士,第32任班长!”
年,从王大毛手中接过“王杰班”班长接力棒的那天,黄龙在笔记本扉页的醒目位置,郑重写下了这组荣誉数字。
“从入班序号到在军营的每一次进步,荣誉数字是‘王杰班’赓续传统、不懈前行的动力。”细数奋进新时代收获的一长串荣誉数字,有两个闪光的时刻让黄龙和战友们倍感荣耀——
年12月13日,习主席看望王杰生前所在连官兵时强调“王杰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学习践行王杰精神,让王杰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年1月21日,习主席给“王杰班”全体战士回信,勉励他们“好好学习、坚定信念、苦练本领、再创佳绩,努力做新时代的好战士,在人民军队的大熔炉中书写火热的青春篇章”。
闪光的荣誉,崭新的征程。强军这十年,“王杰班”牢记统帅嘱托,赓续英雄血脉,积极备战转型,不断擦亮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利刃”,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伟大征程中,书写新精彩、新辉煌。
新境界——
从“能力合成”到“思维合成”
虽然已经过去了4年时间,但“王杰班”战士们对那场“拉火管之问”依然记忆犹新。
“老班长王杰当年组织民兵训练,为什么没有像班长说的那样使用导火索,而是直接用拉火管连接炸药包?”
年初,战士李哲突然冒出的这一问,让正在组织教学的时任班长王大毛顿时有些蒙。因为他刚刚讲过“炸药插上拉火管,引爆时间很短,训练中必须连接导火索预留出安全时间”。
“老班长当年之所以不用导火索,是为了瞬间引爆炸药,让炸药更像地雷,使训练更贴近实战。”王大毛的讲解与老班长的做法“撞车”了,在刚刚换装某新型两栖步战车、正处于从工兵向装甲步兵探索转型的“王杰班”,掀起了一场头脑风暴。
“把转型当战斗、把训练场当战场,从零起步冲刺跨越。”“王杰班”战士从一根拉火管里,闻到了穿越50多年的硝烟味,立起了奋斗目标。
向转型深水区攻坚的道路并不平坦。王大毛记得,在一次战斗演练中,导调组突然宣布驾驶员“阵亡”,经验丰富的他有些不知所措。直到演练结束,装甲步战车纹丝未动。
“一个装甲步战车组,如果有人牺牲了,怎样保持战斗力不断线?”一场新的头脑风暴又一次在“王杰班”掀起。他们在全旅率先蹚出减员战斗训练新路子:减员至7人不影响战斗,减员至5人可继续战斗,减员至2人能坚持战斗。
苦练一年时间,全班9名成员人人掌握步战车驾驶、射击、通信3大专业内容,个个能熟练使用装甲步兵的10余种打击武器,实现了所有战位任意互换的目标,确保了战场环境下的持久战斗力,成果在全旅推广。
转型无止境。一次败北的实战经历,同样深深地印刻在黄龙的脑海中——
对抗演练中,“王杰班”跟随营主攻分队一路攻势勇猛,眼看胜利在望,却因忽视了与电抗、工兵等配属兵力配合,导致孤军奋战、援力不足,让对手“反客为主”,输了战斗。
走下演兵场,黄龙带着全班来到老班长的塑像前,让大家对着老班长深刻检讨反思。那晚,战士们心中越发明亮,转型方向更加清晰:“转型合成,不仅要实现装备和能力合成,更重要的是思维合成。”
穿丛林、渡岸滩、跨戈壁,十年间,“王杰班”紧跟部队实战化演训步伐,主动开门练兵,与防化专业战友切磋防护本领,向陆航参谋人员学习陆空协同知识,在跨海投送演练中探索军种联训技能……
练兵“朋友圈”一天天扩大,“王杰班”的体系思维、融合视野逐渐开阔。谈及班里取得的新成绩,黄龙说:“体系练兵不仅要看哪根指头硬,还要看哪个拳头攥得紧。今天的‘王杰班’从单兵尖刀变成了体系刀尖。”
新变化——
从“小目标”到“群目标”
一张比武受伤的照片,一直珍藏在黄龙的日记本中。
年10月,黄龙参加该旅“精武-”比武竞赛集训队的摸底考核,在全副武装越过障碍时左手腕受伤骨裂,无缘晋级。集训归来,黄龙没有受挫消沉,而是第一时间给自己定下小目标:“练成一名专业技术能手。”
那段时间,黄龙瞄准目标天天铆在训练场。火炮射击瞄准慢,他就在胳膊上绑沙袋;电台通联背记时间少,他把资料整理成小卡片,揣在口袋里随时翻阅……通过不懈努力,他先后考取步枪一级、通信二级、射手三级专业等级资格证。
年,“王杰班”给习主席写信,有人选看书学习的照片、有人选技能训练的照片,而黄龙选的则是那张受伤的照片。“我是想向习主席汇报,虽然转型练兵很苦很累,但我们始终牢记嘱托,咬紧牙关,一个小目标接着一个小目标地闯过来了。”黄龙说。
这些年,黄龙不断突破小目标,先后被评为“优秀义务兵”“优秀学员”,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成长为“王杰班”班长。
像黄龙一样,“王杰班”战士从小目标出发,不断刷新成绩,成就了更好的自己。前任班长王大毛走上连队的通信技师岗位;炮班长谢彬彬成长为射击技师;中士吴学哲提干归来,担任“王杰班”所在排的排长;中士徐彬正向特级驾驶员目标发起冲锋……
近年来,该旅广泛开展联学联育活动,发挥“王杰班”建班育人的辐射作用,每年分批组织骨干到“王杰班”现地学习建班经验,制订发展目标。如今,“王杰班”已带动培养各类骨干余人。
前不久,该旅支援保障二连班长刘聪保送提干成功,回忆成长往事,他心里最感激的就是“王杰班”。“只要到过‘王杰班’的人,都会被奋发向上的力量感染,找到前进的目标方向。从‘小目标’到‘群目标’,王杰精神绽放的新时代光芒,正在照亮越来越多的人。”刘聪说。
新面孔——
从“老典型”到“新英雄”
“我是‘王杰班’第名战士杨子干,今天是我与老班长并肩战斗的第一天……”去年9月,上等兵杨子干如愿来到了“王杰班”。在王杰老班长的塑像前,班长黄龙为他举行了一场一个人的入班仪式。那一刻,杨子干心潮澎湃,暗自下决心:“一定用实际行动擦亮‘王杰班’的英雄名片。”
今年初,杨子干到该旅教导队参加预提指挥军士集训。看到许多义务兵从未接触过的课目,有的同年兵面露难色,杨子干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即使掉皮掉肉也不能给‘王杰班’丢脸!”
反复的踩绳上训练,他手上的茧皮被磨掉一层又一层,鲜血染红了绳子;训练教学法,他挑灯夜战背记理论,把厚厚一摞教材翻得卷起了毛边……
结业考核时,杨子干27个课目均达到良好以上,取得总评第一的好成绩,被评为“优秀学员”。
颁奖仪式上,集训队战友纷纷向杨子干投来佩服的目光:“‘王杰班’的兵浑身散发着英雄气!”
57年前,王杰舍身一跃,用宝贵的生命立起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丰碑。57年后,“王杰班”依旧澎湃英雄气,走在时代先锋行列。黄龙说:“一批批王杰传人用拼搏的青春故事赓续英雄基因,让王杰精神始终绽放时代光芒。”
多年来,“王杰班”所在连每次点名呼点的第一个名字永远是“王杰”,重大任务前后要向“老班长”宣誓、汇报,新兵入营人人都要参观王杰事迹陈列馆、学唱《王杰的枪我们扛》、读《王杰日记故事选》。这是纪念景仰,也是传承砥砺,成为众多新“王杰”茁壮成长的原动力。
今年4月,该旅组织单兵连贯考核,“王杰班”新兵胡宇航在跨越反坦克壕时腿部不慎受伤。剧烈的疼痛让他双腿颤抖,汗水湿透了迷彩服。胡宇航在战友搀扶下艰难起身,咬牙坚持冲到终点。
“‘王杰班’每年都会加入新鲜血液,就在上个月,又加入了两名新同志。”王杰生前所在连指导员戴凡博说,“别看是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但每个人都自觉守护‘王杰班’的荣誉,都在用昂扬的奋斗姿态,描绘着王杰精神的新时代画像。”
征程·启示
心中有魂 脚下有根
■桑林峰
“努力做新时代的好战士”,习主席曾这样回信“王杰班”全体战士。
新时代的好战士有什么标准?答案可能会列出很多条,但绝对不能少的、居于首位的就是听党指挥。
听党指挥,是我军的军魂,也是每名官兵的灵魂。对我军来说,听党指挥不仅是政治认同、情感认同,还是政治优势、制度优势;不仅是政治要求、纪律规矩,还内化为军人的品德操守、核心价值,“有灵魂”成为“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头一条标准。
有高度认同才会有铁心追随。广大官兵信奉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那是因为这一灵魂彰显了强大威力,这一制度发挥了巨大优势。“只要跟党走,一定能胜利”,已经成为全军官兵的一种信念。不仅如此,也正是有了党指挥枪,党和国家就“乱不了”、部队就“跑不了”、阴谋家就“反不了”、军队颜色就“变不了”。
听党指挥,字字千钧。这看起来是个“大词”,却与军人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一岗一职息息相关。只要心中有了魂,脑中就有“定盘星”,就能知大义、晓大道;脚下就会生根,就能“知所趋赴”、行动有方。
听党指挥,令出行随。在十年改革强军中,广大官兵叫走就走,叫留就留,叫移防就移防,叫转改就转改……这就是新时代好战士“有灵魂”的最美样子。
子弹不会自己飞,可一旦有了灵魂,便有了方向,有了制胜力。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官兵像王杰那样“一心为革命,永远跟党走”,把听党指挥内化为思想自觉、行为自觉、文化自觉,就会成为“一颗有灵魂的子弹”,党指向哪里、就打到哪里,最终把胜利的旗帜插在哪里!
征程·故事
祖孙三代戍守昆仑■郭紫阳
又是一个难得的周末时光,武警青海总队执勤支队执勤七中队军士罗昌强静静地坐在位于昆仑山上的智能生态温室里,一边呼吸着各类绿植释放出的氧气,一边认真地读着爸爸写来的家信。爸爸在信中鼓励他今年继续争取晋升、留队。
罗昌强的思绪不禁飞回到10年前。年,在他义务兵服役期满的时候,爷爷和爸爸专程赶来给他加油打气。
爷爷罗生芳曾作为骨干参加青藏公路整治改造工程,一干就是11年。年,爷爷又把罗昌强的爸爸罗正廷送上了青藏铁路大会战。现在,轮到罗昌强了。临别时,罗生芳送给他一个崭新的笔记本,扉页上写着“祖孙三代上昆仑,无怨无悔写忠诚”。
罗昌强和他的战友们驻守在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旁边,这里海拔多米,高寒缺氧,风雪频发。10年前罗昌强听爷爷的话留了下来,同时也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这10年间,就在人迹罕至的昆仑山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移动信号塔开建了!”那年,突如其来的好消息在中队炸开了锅,罗昌强和战友跑着去围观。“瞧见没,咱们偏远的地方也没被遗忘!”不知谁喊了一句,人群中顿时爆发热烈掌声。从那天起,他们再也不用举着手机漫山遍野地找信号了。
掌声未落,变化接踵而来——
年,哨所上建成了智能生态温室并安装了净水系统;
年,无水打包厕所代替了“冻屁股”的旱厕;
年,弥散制氧系统投入使用;
年、年,石墨烯电暖气、室内综合训练馆相继安装建成;
年,数字文化设备让官兵与时代接轨……
读着家信,罗昌强回味着这10年间中队发生的喜人变化。在给爸爸的回信中,罗昌强这样写道:“守隧道的条件在改善,强军梦想在延伸,我愿继续扎根昆仑、奉献青春……”
征程·瞬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军官兵练兵热情日益高涨。图为某边防团新兵连官兵正冒着严寒训练。(资料照片)张雷摄
▲刊于8月17日《解放军报》5版
来源丨解放军报、学习军团(ID:xuexijuntuan)
监制丨欧灿 张晓辉
编审丨刘建伟 严珊 韩杰
责编丨周舟 危乔巧
学习军团“学习军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