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郑亚丽吕之遥通讯员张蕾
了解更多↓↓↓
在杭州的亚运场馆里,活跃着一群神秘的工程师。来自杭州城南供电分公司的陈若鹏,就是其中一员。不过,陈若鹏要做的不是建高楼,也不是设计程序,而是要和看不见的“碳”,来一次隔空battle——为杭州亚运会12座特级和一级场馆降碳。
顶着“零碳”工程师的头衔工作,陈若鹏是第一次。前不久,随着杭州亚组委的一纸聘书生效,陈若鹏和11名同事成为亚运历史上首批“零碳”工程师并正式上岗。
最近一个月,他们辗转于杭州亚运会的场馆,所到之处,能耗指数随之下降。近日,记者跟着这群神秘的工程师去上班,看看在降碳这件事上,他们都使出了哪些“十八般武艺”?
8.6万吨二氧化碳,谁来挖掘减排空间?
11月的一个清晨,记者早早来到位于杭州的黄龙体育中心,作为年杭州亚运会主要承办场馆之一,这里早已装扮一新。从2号门进去,通道两侧的新能源充电桩一字排开,南北双塔上的大屏也替换成了LED节能灯。
在场馆转悠一圈,遇到建筑上的LED灯、配电房里闪烁的设备,陈若鹏都会颇有兴致地给记者“科普”里面的低碳门道。在他看来,场馆里的能源使用、各种设备等都极具节能潜力。事实的确如此,据电力部门预测,杭州亚运会期间赛事场馆和亚运村的总体用电量将达1.6亿千瓦时以上,相当于排放二氧化碳8.6万吨。
如此大的减排潜力空间,如何拓展?答案是“零碳”工程师。同行的国网杭州供电公司营销部副主任朱军告诉记者,“这些工程师都是从事能源服务至少5年以上的‘降碳专家’。”朱军说,比如同样的照明条件下,如何更节能?亚运会期间如何给出合理的赛事运行方案?这些题目,都是工程师们的必答题。
听到这些“职业要求”,陈若鹏笑了笑,他带记者来到一个比赛场馆的空调前,指了指上面的数据采集器说,眼下他正研究的课题,正是场馆里的能耗大户——空调的降碳方案。
偌大的场馆里,要把冷气或暖气瞬间充满整个空间,一般都会开足马力,可这样的方式是最耗能的。在陈若鹏的计划里,先给空调装上感应装置,在识别到房间有人之后就会自动打开。同时,空调也可以根据室内的人流量自动调节,避免温度的忽高忽低。
陈若鹏的这个提议,并非天马行空。在之前荷花塘未来社区项目以及一些写字楼和商场的能源管理上,他就积累了不少节能降碳的经验。“这些场所应用到的智能感应、绿色消纳等形式,都为我的‘零碳’工程师角色提供了丰富经验。”陈若鹏说,比如商场里的自动感应电梯,就是他研究的智能空调的灵感来源。
听到这儿,同为“零碳”工程师的倪飏也来了劲。倪飏从事能源服务已经9年多,得益于工作的缘故,他接触了不少企业和场馆。“干得久了,许多节能降碳经验就慢慢沉淀下来了。”倪飏还记得,有一次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开展会时,会场无人时灯也亮着,而工作人员又忙得顾不上,他就尝试做了感应式开关。这些服务经验,也陆续应用到了亚运场馆,也是他作为“零碳”工程师的底气。
目前,黄龙体育中心已经基本完成改造,陈若鹏提出的绿色建议也逐步落地,不过一周至少一次的巡馆习惯还在继续。“现在只是热身,等到明年赛事正式开始,运行设备是否节能,更考验我们的反应力。”为此,他现在会有意识地给自己“加训”。
说话间,他从手机里调出了给黄体育中心做的详细的综合能源方案。上面清楚地标注着场馆有多少生产设备、用能种类、用能流向等,“减排空间都藏在这些设备里,知己知彼,心里才有底嘛!”
“零碳”场馆,从细节里抠出来
放眼亚运会场馆,个个都是“大家伙”,无论是建筑、基础设施,无时无刻不在排放着二氧化碳。如何做到“零碳”?“其实就是抠出来的。”陈若鹏说,大部分时候,他就像个管家,哪里的二氧化碳排放超标,他都要第一时间管起来。
不过在抠能耗这件事上,并非一帆风顺。在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银色的半球造型巍然挺立,倪飏日常负责的就是这个场馆。面对这个“庞然大物”,他向记者展示了曾经的设想:如果能在场馆部分屋顶铺上光伏,把传统的能源替换成清洁的电,那么能耗就能从根本上降下来。然而事实是,为了兼顾场馆的造型和美观,项目方并没有采纳这个建议,这也让他放弃“大规划”,转而抠细节。
这个特点,跟着倪飏巡馆就能发现。避开人流,不去大场馆,倪飏钻的都是角落:配电间、设备间……“看不见的能耗都在这里。”在一处变压器管理处,倪飏指了指眼前的变压器问,能看得出来吗?现在这些设备的耗电量都降低了一半。
怎么做到的?原来,目前亚运场馆尚未进入使用期,场馆里的变压器负载率普遍较低。秉持着“能省一点是一点”的态度,他建议将双路用电全部切换至同一路,降低变压器损耗。等正式投用后,再切回双路用电,不会对场馆造成影响。
这个听起来似乎无足轻重的举措,却是节能极为关键的一环。“打破思维定势,是这个职业的基本素养。”倪飏说,为了保证重要场馆用电,大家早已习惯了双路供电。但恰恰是这些习惯,造成了能源浪费。作为“零碳”工程师,他必须要跳出工作惯性看问题。
当天下午,走进游泳馆,除了几个维修人员,几乎看不到人,与此同时场馆的灯也只零散地亮了几个。正当记者纳闷是不是灯坏了的时候,倪飏脸上却露出笑容。“这些灯,可花了我不少心思。”他指着头顶大大小小几百盏灯说,如果不加区分,这些灯同时开和关,无疑是能源浪费。所以他给出了分区亮灯的建议,把比赛区、观众区、进场区的灯划分开来。这样即便有许多灯,也都只会在关键时刻发力。
类似的智慧也发生在黄龙青少年儿童馆(气膜馆)。“你看,预约成功了灯才亮!”只见场地成功解锁后,对应场地上方的灯才亮起。这个智慧照明方案,就是陈若鹏提出来的。
有一次,他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了可以通过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自动识别场馆内有无人员,如果场馆内没有人,它就会自动关停相应的照明设施。在和同事们“头脑风暴”后,这个智慧照明系统被提出并应用落地。从此,什时候开灯,不需要管理员专门值守,场馆自己就能做决定。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零碳”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实现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陈若鹏说,“零碳”工程师要能在细节里抠出能耗。比如最近他在思考的就是随着天气变凉,夏季高负荷下的用电量怎么在冬季高效利用起来。
“这些‘零碳’工程师不仅是亚运史上的首支,也是国际大型赛事中的第一支。”朱军表示,在“”目标下,亚运场馆就是一个较好的节能降碳载体。“零碳”工程师的意义,就在于守住了绿色亚运场馆的大门。截至目前,这些“零碳”工程师已经完成亚运12个特级、一级场馆用能形势估计,并针对加快亚运交通零碳化配套建设、打造零碳智慧能源场馆以及开展亚运赛事场馆绿电交易开具减碳建议余条,诊断书6封,全方位助力“零碳”亚运。
站在数据的肩膀上,抽丝剥茧分析
在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光是跟着倪飏把主场馆的感应灯检查一遍,就花了一个多小时。偌大的场馆里,哪里的节能措施不到位?哪些设备最耗电?要想把这些理清楚,一个人能应付的过来吗?
听到记者的疑惑,倪飏笑着扬了扬手机说,“我们还有帮手呢,‘双碳大脑’!”记者赶忙凑上去看,只见亚运三馆的碳效等级显示为A。行业碳排放排名、萧山区碳排放排名等也榜上有名。
“别看数据这么多,不会分析,照样看不懂!”倪飏解释,他们负责的亚运场馆面积大、情况复杂,全靠经验来判断,难免有漏网之鱼。怎么办?利用国网浙江电力在杭州萧山与当地政府试点推出的“双碳大脑”,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场馆的用能情况,进而开出合理的降碳诊断书。
紧接着他调出了游泳馆的能耗结构图,只见上面显示当天的能耗强度和前几天有差距。“目前场馆尚未投入使用,说明场馆里可能在施工。”随后我们跟随倪飏走进场馆内,果然发现了正在安装空调、电梯的师傅们。
在“双碳大脑”上,场馆用能结构、负荷特征等数据是现成的,是否属于高耗能的结论却不是现成的。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化,都需要结合实际来看。
倪飏现场做了演示,在对照具体的用能设备使用情况后,他发现部分区域的空调已经安装调试完毕,但用电设备仍未关闭。在他的指导下,已经完工区域的用电设备及时关停,相应地,“双碳大脑”上的能耗数据稳步下降。
“很多能耗都是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悄悄溜走的,所以需要精细化管理。”在倪飏看来,站在数据的肩膀上去分析,节能降碳的这张网才能织密。
熟练运用这种分析能力的,还有陈若鹏。巡馆过程中,他的手机屏幕上始终显示一个智慧运维平台。原来,他们已经在场馆的所有设备上安装了数据采集器,水、电、气等各类设备的使用情况都可以在平台上查看。
“必须要对数据有很强的敏感性。”陈若鹏指着平台上办公室、场馆的数据说,上面的数据每天都会不断更新,能不能为自己所用,就看心里有没有一根基准线。只有第一时间发现异常的数据,才能顺藤摸瓜找到能耗高的设备。
他指着一个比赛场馆举例,最近这里没有举行活动,数据显示就为0。“但假如不清楚这些场馆的情况,就很难做出反应,这也考验着‘零碳’工程师们的基本功。”陈若鹏举一反三道,比如同样的场地,如果跟往年相比能耗变大,就需要及时检修和调整。
“数字化监测更大的意义在于,寻找‘样本’复制经验。”陈若鹏畅想着,如果能把更多的体育场馆数据接进来,就能从中寻找最节能的场馆,进而研究它的降碳手段。在形成经验样本之后,就可以向全社会的写字楼、企业、商圈等进行推广。
夜幕降临,黄龙体育中心南北双塔变身“空中高清大屏”,成为夜空中最闪亮的坐标。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些灯也在“零碳”工程师的监督下,悄悄换装,完成绿色照明。
人人都能做“零碳”工程师
当得知自己成为首批亚运“零碳”工程师时,心里其实是有点懵的。尤其是当杭州亚组委现场给我们颁布聘书时,这种责任感和压力骤然提升。
“零碳”是个大课题,但聚焦到我们的工作,就是一个又一个节能降碳的绿色智慧。最近几个月,表面看起来,我仍然是对场馆的电气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测、检查,但心里会多问一句:这些设备是否“绿色”在线?当这种观念成为一种下意识时,所有绿色降碳的“idea”就会随之而来。
比如最常见的比赛场馆,面积大,照明灯、空调等设备多,耗能自然不言而喻。如果能把这个耗能“大头”解决掉,距离“零碳”的小目标就更进一步。咋解决呢?一方面,我把以往跟商场、企业合作的降碳经验运用过来。另一方面,单位也会给我们进行培训,我自己也会在网上有意识地寻找一些节能降碳的举措。智慧照明、智能设备也就陆续出现在亚运场馆。
几个月下来,我逐渐意识到,其实人人都可以是“零碳”工程师。就我身边的同事而言,白鹤滩-浙江±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者、电力线路巡视工作人员等等,他们都在自己的专业和岗位为实现“零碳”做出了贡献。而对个人来说,让自己的出行、生活更绿色低碳,也未尝不是“零碳”工程师的范畴。
随着国家“双碳”工作的推进,我认为,大家在未来都会更加注意自己的用能碳排放情况,“零碳”工程师也会受到越来越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