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重新赏析岳飞《满江红》,别有一种豪气在心头
九月三日,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谨以此文怀念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们。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
《满江红》
中国的仁人志士的铮铮铁骨,不屈不挠都是儒学文化的涵养。《周易》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最少是三千年前的文王所言,由此,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铸就了他们的热血壮志。周易是儒学的集大成者。
在长长的抗击外敌侵略的历史中,岳飞就是这样以为精忠报国的大英雄,大志士。
岳飞,南宋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也是大诗人,书法家,少时,便负有气节,熟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兼习武。其母亲深明大义,在其背刻字尽忠报国。后世小说演义为精忠报国。于此处,本人赋诗一首。感慨今日世风。
纹身当如岳武穆,四字家训铸其骨。男儿当有报国志,惭羞粉装比玉狐。
这首词的背景据说是写于被迫班师回朝到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构陷入狱的一年之中。报国无门,让人悲愤。
外敌入侵,哪个华夏儿郎不能怒发冲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怎忍听江河呜咽。站立栏杆之旁,望着连绵不绝的阴雨,让人坐卧不安。雨水总算停了下来,作者便急不可耐的遥望远方,天空依然阴沉,压抑,忍不住仰天长啸,如虎落平阳。壮志豪情在心,却见阻于小人构陷,时也,命也。家园零落,百姓涂炭,都是愤慨。
这几句交代了环境词人的心情。何时挣脱出樊笼,挟一杆三尺长枪,驰骋沙场。进而作者又写道。
功名都是尘土,粪土当年万户侯。还是怀念那辗转各地,驰骋沙场的日子,虽然只有天上的浮云和孤月相伴。但收复失地,领略国家大好河山的日子更让人向往。
不能再等了,人虽在庭轩,心却已经飞向了疆场。好男儿,当趁着青春年华,在国家危难之际,甘洒一腔热血。不能让白发空上头颅。空自悲切。由此转到了词的下半阙。
《射雕英雄传》的郭靖杨康的名字就是来自此处的靖康之耻。被人绑缚着,如牵狗一般,真乃一个国家的奇耻大辱,可是作为臣子的,却不能尽臣之忠心,为国家洗去耻辱。这样的愤恨,一时一刻也不会停歇,永远横亘心头。国家昏乱,有忠臣啊。
此时的词人虽然身在藩篱,却还在想着啥时候能驾着长车,骑着战马,举着长枪,把贺兰山踏破。贺兰山不一定是实指,也可能是作者曾经的一段记忆,不能因此说岳飞未去过贺兰山,就否认这首词不是岳飞写的。在我看来,贺兰山当是外敌的巢穴所在,所以岳飞才有此一说,希望直捣黄龙,把金人的巢穴灭了,才能永绝后患,一雪前耻。所以,那些认为岳飞未到过贺兰山一说就显得很可笑也很可怜了。不该望文生义。这是岳飞希望去除掉金人的老巢。
所以紧接着岳飞就说了,若是能踏破贺兰山,一定会把胡虏之肉用来填饱肚子,一定会把匈奴之血当作酒来解渴。把一个武将的豪情渲染得淋漓尽致。当然这是夸张的写法,来表现岳飞血国耻和永除后患的决心。
待从头三字,道出了此时的岳飞身不由己无可奈何的心境。
岳飞还希望国家能放他走,重新去和匈奴作战,去收复满目疮痍的山河大地,再来去见那时的天子!
这首词,生动再现了岳飞的心路历程,也深刻地揭示出岳飞的铮铮铁骨,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当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去为这个国家拼搏奋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希望每一位读到这句话的人都不负斯言,并以此践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