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地标,让人铭记一座城;一张名片,让人重新认识这座城。从琴台故径到黄龙溪,从锦里到宽窄巷子,从天府熊猫塔到IFS,从太古里到人民公园……
这些新旧城市地标一起见证着成都的发展变迁,而这些代言成都荣耀和“面子”的城市人气地标,也让市民和游客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期待。
6月25日,成都人气城市地标Top10评选结果正式出炉???
琴台故径
宽窄巷子
太古里
黄龙溪
锦里
熊猫基地
IFS
天府熊猫塔
东郊记忆
华侨城
与之前成都的地标相比,这次评比的人气地标,更具有文化内涵和更深的精神内核,不单是以建筑物的高度论英雄,更是深挖成都文化内涵和城市精神方面的代表。
黄龙溪作为一座远离闹市的千年古镇,在本次评选中力压锦里、IFS、东郊记忆等人气地标,进入top10前五,凭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新鲜的游玩体验,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纷纷前来打卡。
游客们或在皇金路观赏特色花车,享受舌尖上的美味;或在川龙街体验文创作坊的特色,悠闲地喝茶聊天;或在龙潭广场感受喷水的凉意,畅快避暑......
▲皇金路
▲川龙街
▲龙潭广场
镇龙街是黄龙溪最热闹的中心街道,是连接龙头龙潭广场和龙尾龙潭湖的“龙身”。
▲镇龙街
在这里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把水枪装满,加入到"战斗"当中!她们不必担心衣服会弄湿,因为这里的主题就是尽情玩水!
水花和尖叫声、嬉笑声汇集成一片!捧起一汪水,肆意地挥洒。
▲武大郎烧饼
黄龙溪古巷里,一些老居民索性沿河摆了茶座,天气好时,携上亲朋好友就临水的茶铺随性坐下,聊着过往,听滚水倾泻入盖碗茶杯的落玉之声。
▲复兴茶馆
烧火龙是黄龙溪的民俗活动,这个习俗来源于民间流传的关于主宰光明和黑暗的“烛龙”与主管风雨的“应龙”的神话故事。
▲火龙灯舞
夜色渐浓,黄龙溪白日的“动态”之美也随着最后一声打更声而渐渐收束为“静态”。
打更人谢师傅如今70多岁,在黄龙溪打更已有数十年,还原着黄龙溪古镇昔日的生活方式。
更声一过,黄龙溪便彻底静谧下来:青砖石板、水流潺潺,一切的一切都如此安静。
▲夜幕下的黄龙溪
流淌在这座古镇血液里的文脉,
是包容友善、乐观坚韧,
是创新迭出、开放共享,
这也是成都人乐观、包容、闲适性格形成的密码,
是巴蜀文化光耀千古、迷倒众生的秘密。
黄龙见水,溪通古蜀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
记得住乡愁
华侨城运营管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