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黄龙 >> 黄龙新闻 >> 正文 >> 正文

东汉五大著名黄巾党,足以改变天下局势,哪

来源:黄龙 时间:2024/12/8
相信大家对黄巾起义很熟悉,但第一代黄巾军的战斗力是真实的,中平元年(公元年),中平元年被镇压。黄巾起义失败后,在东汉后期,仍有一些比较强势的黄巾党,一直延续到建安时期。他们规模庞大,至少有两支号称百万,并积极参与角逐的过程,对汉末三国时期的历史影响很大,是在为黄巾军寻找某种存在感。下面小编就来聊聊这些比较强势的黄巾余党。黑山军是黄金档的元老。中平二年(公元年)就有活动迹象,有些人物是第一支黄巾军的残部。史书对黑山军的记载相对于其他黄巾余党要详细的多,毕竟作为首领的张燕在《三国志》中有个人传记,还是颇有牌面的。张燕并不是黑山共和国军队的第一代领导人,他本来没有叫这个名字,叫楚言。黑山军的第一代首领是张牛角,在攻打樱桃县时被一箭射死,楚言成为第二代首领,改姓张言。黄巾军喜欢根据人物形象起绰号,而张燕因身强体壮、身手敏捷,被称为飞燕。黑山共和国大军大概在冀州、并州、太行山诸民族之间,从常山、赵国、中山、上党、河内这一趟是黑山共和国大军的活动范围。黑山共和国军是多股势力的组合,除了张燕这个大头目,还有毒枭、鬼谷、杨奉、白绕、陶生、刘石、青牛角、黄龙、左校、郭大仙、李大木、中根等。大象和绿头苍蝇的角显然是通过绰号传下来的。黑山共和国大军早些时候与公孙瓒联合,对抗袁绍和曹操等部队;魏军在一破邺城之后终于遭到袁绍的报复,虽然没有彻底覆灭,但也元气大伤。在袁绍灭掉公孙瓒的时候,黑山军有出兵支援的计划,但是没有成功。最后在建安十年(即公元年)向曹操投降。因为此时曹操已经彻底解决了袁术的势力,黑山共和国大军没有办法左右逢源。史书记载黑龙江军百万,但张燕投降的,只有几万。小编认为白浪军应该算是黄巾余党中最有牌面的一支,因为他们和其他黄巾余党不同,确实是靠安抚而趁机控制了东汉朝廷。白伯军于中平五年(公元年)从临汾白伯谷出发,故名。白伯军主要活动于并州、思礼一带,联合南匈奴的玉符罗,规模达十万余人。白伯军对东汉后期历史走向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初平元年(公元年),袁绍率领关东军讨伐迁都长安的董卓。其实还有白博军的影响。因为董卓的心腹牛辅无法彻底消灭白浪军,白浪军可以南下洛阳以西,与关东联军夹击董卓,切断后路,所以董卓必须转移阵地。董卓被王允除掉,惹得董卓余党反击。李傕、郭汜、杨定、张济、樊稠、李蒙、王方、胡轸等入长安,杀王允,夺回汉室。这些人中,以李傕为首,然而,李傕对董卓余一方控制不够,终于导致内讧。李傕抢在郭汜面前劫持汉帝刘恒,反而将自己陷入了不义的境地。刘协也借此机会提出了东征洛阳的要求。李傕先是答应了刘东,然后与郭汜等人和好,打算拦截这辆车。李傕手下有一个叫杨奉的人,白伯军出身,他利用李广、郭汜的分裂和汉灵帝的东归成功摆脱了李傕的控制,招募白伯军对付李傕等人,使刘协得以重返洛阳。于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杨奉、韩暹等白浪军控制了汉朝,但与其控制汉朝的董卓余党出身的董氏不同。曹操正是利用了杨奉、韩暹、董承的矛盾,利用了刘协。中平五年,青州、徐州黄巾又起,陶谦被任命为徐州刺史,专门对付徐州黄巾。青州黄巾的规模也很大,但与黑山共和国军队相比,他们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稳定的根据地。所以青州黄巾一直希望向西北转移,到太行山与黑山共和国大军汇合。初平二年(公元年),青州黄巾入侵兖州泰山郡,被泰山太守应劭击退。不久后青州黄巾北转到冀州渤海郡,此时袁绍虽然是冀州牧,但渤海郡是在公孙瓒的手中,还是袁绍主动派来的。有学者认为,袁绍的动机是借刀杀人,让公孙瓒与青州黄巾自相残杀。但青州黄巾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很快被公孙瓒击败。随后公孙瓒向西进发,著名的界桥之战爆发。随后初平三年(公元年),青州黄巾再次进入兖州,杀死兖州太守刘岱,间接推动了曹操的崛起。兖州官员拥立曹操为兖州牧,曹操击败青州黄巾,收获大量劳动力和士兵,形成了青州兵。但青州兵在后续表现中也沿袭了青州黄巾一样的战斗力,军纪涣散。青州黄巾在进攻应绍时有三十万,后经公孙瓒进攻,但再一次进兵兖州时已达百万,所以水的数量还有待商榷。汝南黄巾至少存在于中平五年,其发源地为汝南新蔡县西北的葛陂,后流传至沛国、陈、颍川等地,史料中称汝南葛陂黄巾、葛陂贼或汝南、颍川黄巾。汝南黄巾的实力不如黑山军或青州黄巾;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如白狼军,但正是因为这样复杂的环境,也让汝南黄巾长期生存了下来。汝南黄巾首先依附于袁术盘踞南阳;元表孙坚为豫州刺史,汝南黄巾则归附孙坚;孙坚被刘表的江夏太守黄祖所杀,袁术迁到淮南,曹操与吕布争夺兖州成功,于是进军豫州。汝南黄巾抵挡不住曹操的力量,暂时归顺了曹操。然而,在曹操与袁绍对峙期间,汝南黄巾再次叛乱,与袁绍的客人刘备结盟,与曹操抗衡。但袁绍战败,刘备也投奔刘表,北方基本上被曹操控制,汝南黄巾没有发展的空间。汝南黄巾的规模不清楚,也是由多位首领组成,众数万,应该也是十分可观的。相对于前面的黄巾党,益州的黄巾党是一个另类。首先,益州并不是黄巾军活跃的地区,其次,益州的环境是封闭的,益州的黄巾军并没有与外界有过多的接触,对东汉历史的影响也比较有限。益州黄巾也是在中平五年,第一批只有几千人,但随着战斗的发展,规模的扩大,益州黄巾杀到绵竹;南攻雒县,杀益州刺史奚简;同时向蜀郡、犍为郡、巴郡扩张,杀巴郡太守赵,规模达到十余万;东汉朝廷派到益州的牧民刘焉,不敢来任职。益州黄巾对益州的破坏还是很严重的。益州从事贾龙等人联合势力对抗益州黄巾军,与益州黄巾军的实力相比要弱一些,但益州黄巾军同其他黄巾党一样,也是首领众多,组织松散,缺乏控制力,存在内讧;再加上黄巾军的战斗力实在不行,最后被贾龙等人打败,刘焉终于进入益州。益州黄巾对整个东汉王朝的影响是有限的,对益州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战败的黄巾余党成为刘晏手中的第一批势力,然后就是大家津津乐道的东州士。而贾龙的平叛经历也给他带来了更大的名气和资本,后来贾龙也反叛了刘焉,但被刘焉镇压。从总体上看,黄巾起义后,黄巾残党众多,遍布东汉各郡县,其中上述五个是势力较大的黄巾残党。青州黄巾军,黑山共和国号称百万;益州的白浪军和黄巾军达到十万之众;汝南黄巾大概也是这个号码。然而,黄巾军的战斗力普遍不强,又得不到士族的支持,失败是必然的。只有白浪军在汉献帝东来这段特殊时期才被东汉朝廷看中,而一旦控制了汉献帝,也就是黄巾军的底牌。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读史民意要录》、《太平御览》,《中国历史地图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