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黄龙 >> 黄龙新闻 >> 正文 >> 正文

三国是哪三个国家

来源:黄龙 时间:2023/2/17

三国是魏国、蜀国、吴国。

一、三国的介绍

魏国: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魏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曹操受封魏公时,治所在东汉时期魏郡所在地的邺,因此汉献帝封他为“魏公”、“魏王”,因此国号为“魏”。

蜀国:三国之一。公元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亦称“刘蜀”、“季汉”。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之间的斗争不断,使得朝政日益腐败,而后爆发了黄巾起义,刘备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斗中因战功步入仕途。但不久,何进、董卓先后败亡,天下局势逐渐转变成诸侯混战,刘备在混战中辗转奔波,于赤壁之战后收复荆州各地,而后进取西川、攻下汉中,最终建立蜀汉政权。

吴国: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之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居于三国之东,故亦称东吴。是三国之中历时最久的国家,历四帝,共52年。黄龙元年(年),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孙吴正式建国,随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黄龙二年(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航海到台湾(时称夷洲),这是我国的政治势力第一次达到台湾。

二、三国时期的经济

东汉末期,因为天灾战乱,社会受到破坏,使得经济衰退,大量农地荒废。部分豪强世族纷纷率领族人,建立坞堡以自卫。在其周围从事生产活动后,渐渐成为自给自足的庄园制度。坞堡和庄园制度都影响后来魏晋南北朝的经济模式。由于东汉朝廷的崩溃,无人重铸磨损不堪的铜钱,加上大量私钱出现。到三国鼎立后,新发行的铜钱未能广泛通行,只好正式以布帛谷栗等实物为主要货币。

三、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形成的标志是孙权称帝。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四、三国的历史背景

东汉末年,皇帝昏聩无能,宦官专权,朝廷腐败,百姓苦不堪言,进而爆发了大型农民起义。乱世之中,一代枭雄与英雄人物竞相涌现。经过中原的一系列大战之后,最终逐渐形成了三个相互鼎立的政权,分别是魏、蜀、吴。之后相互制衡,鼎足之势维持了四十余年之后,最终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并建立晋朝,统一三国。

五、三国的历史地位

三国相对来说,平民百姓过得相对太平,因为有三个国家再管,这种乱世只是三个国家之间的征伐,百姓不至于活不下去。

其次,三国并无华夏周边敌人的迫害,三国时期虽是乱世,但都是三国人员欺负周边的邻居,拿他们练兵,把他们当兵源,比如七擒孟获。刘备、孙权、曹操三人达成共识,如有外敌入侵,其他两国绝不轻起战事,甚至帮忙抗敌。这是其他乱世没有的。

最后三国时期可以说是汉代的延续,首先魏蜀吴三国跟汉代的牵连不断,传国玉玺在吴国,汉帝在魏国、刘备确实最雄才大略的汉室后裔。

六、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影响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是把军阀割据混战如一盘散沙的局面,转变成了三股相对均衡的势力,他们维持着不断竞争,寻求进步的局面,这种局部的统一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