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强降雨后,成都部分地区出现汛情。黄龙溪古镇域内府河和鹿溪河水位超出警戒水位,导致古镇街道大面积进水。商家和游客已撤离至附近临时安置点,生活物资等得到保障。
针对当前防汛减灾形势,今日,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凤朝先后三次前往市网络理政中心、市防汛抗旱指挥中心进行调度,对全市防汛救灾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并率队前往黄龙溪镇现场督导防汛救灾工作。
加强信息联动,打有准备之仗
锦江大桥是成都通往黄龙溪镇的要道之一。受连日强降雨影响,桥下水位已漫过部分树干。
站在桥上,王凤朝一行认真查看黄龙溪区域地图,分析研判当前汛情的成因和隐患。他强调,要按照河流走向,形成上下游地区信息联动。及时了解上游水情,以及洪峰、雨量变化情况,提前精准研判汛情灾情,做好充分预案准备,确保下游打有准备之仗。
精准施策,不置一名群众于危险中
在黄龙溪周边一个村镇里,当地居民表示,自己和楼上邻居提前接到通知,转移到了安置点。与此同时,当地干部正抓紧梳理邻里的安置情况,并安排冲锋舟在居民楼排查未能撤离的受灾群众。黄龙溪一些乡镇也正在集结当地共青团、妇联等成立工作小组,保障群众后勤工作。
王凤朝指出,“撤离不分楼层高低”,要考虑落差地形的可能性和楼体框架的承载能力,宁可全员疏散,不可置一名群众于危险中。要及时、精准对受灾群众开展转移和救援工作,最大限度保障电力、通讯、医疗、饮水、食物等生活必需供应,“确保转移群众的正常生活”。
现场,王凤朝还与防汛一线工作人员亲切交谈,叮嘱他们安全为先,鼓励他们靠前作战,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时刻绷紧防汛减灾救灾这根弦
“防汛是一项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系统工作。”在今日举行的三场调度会上,王凤朝反复强调,要时刻绷紧防汛减灾救灾这根弦,把市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水位下降可以松气,但绝不能松劲”。
会上,王凤朝听取我市当前雨情、水情现状以及防汛救灾工作进展,并就下一步防汛救灾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
一是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观念。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防汛工作着力点,要做好汛期要素保障和充裕的物资准备,并调配充足的应急救援力量,确保老百姓生活必需供应和城市正常运转。
二是加强重点地区险情防控。要高度重视西部沿山地区的自然灾害隐患,尤其是连续下雨及退洪后可能引发的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等问题,要提前部署,避免重大伤亡事件出现。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