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黄龙 >> 黄龙新闻 >> 正文 >> 正文

诗墨浓香历代名贤笔下的黄龙一

来源:黄龙 时间:2022/5/11
北京根治皮肤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60214/4770025.html

历代名贤笔下的黄龙(一)

诗墨浓香

天岳黄龙山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是幕阜山脉主峰,山川深重,钟秀奇多;黄龙山东麓的黄龙寺是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之一黄龙宗的发源地,人文厚重,影响深远。这里是“三江源头、千年祖庭、人文圣山、福德之乡”。历代文人墨客游历黄龙,留下了不少弥足珍贵的诗赋文章,更衍生出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传说。

1

幕阜山记

晋葛洪

山有石壁刻铭,上言:禹治水,登此山。高于平地一千八百丈,周五百里,二十四气。福德之乡,洪水之灾,居其上可以度世。又有列仙之宝坛场在其侧,旁有竹两本,修翠猗然,随风拂拂,名扫坛竹。其上有池,水正澄洁。时有二鱼,游泳其中。有葛仙翁炼丹井、药臼尚存。山无秽草,惟杞与芳之属。有石如丹珠。绝顶有石田树十亩,塍渠隐然,非人力所!有僧圆曰长庆;有宫曰玉清。鸟道断绝,不可登攀。左黄龙,右凤凰,皆在山麓。

▼葛仙研药臼

▲龙湫池

葛洪(~),东晋道教理论家、著名炼丹家和医药学家,世称小仙翁。葛洪一生游遍名山大川,采药炼丹,著书立说,在道教、医药学、化学等方面著述颇丰。曾慕名来到从祖葛玄修道炼丹的黄龙山,撰有《幕阜山记》。作为幕阜主峰的黄龙山,海拔米,因远离洪灾被誉为“福德之乡”,为道教名贤所钟情已有近两千年历史,葛玄、吴猛、许逊、葛洪、陈抟等人曾在此修行,位列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

2

过黄龙呈超禅师

唐吕洞宾

铁牛耕地种金钱,刻石儿童把贯穿。

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

白须老子眉垂地,碧眼胡僧手指天。

欲问个中还会得,此元元外更元元。

参黄龙机悟后呈偈

唐吕洞宾

弃却瓢囊槭碎琴,如今不恋汞中金。

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从前错用心。

▼黄龙祖庭

▲摩崖石刻:法窟

吕洞宾(~?),唐代著名道士,道教丹鼎派祖师,民间传说的八仙之一。超慧禅师创黄龙寺后,吕洞宾曾跟超慧过招,超慧技高一筹,让吕洞宾心悦诚服,皈依佛门,参学佛法三年,黄龙寺声名鹊起,有“法窟”之称。

3

游黄龙幕阜山

唐陈抟

山高一千二百丈,太玄二十五洞天。

芒鞋踏破仙家景,宝剑劈开云雾烟。

金鲤一双游碧沼,石田三亩产红莲。

我来绝顶无他事,特访仙人葛稚川。

▲黄龙山

陈抟(~),唐末至北宋奇人。《宋史》记载其“常百余日不起”,后世尊其为“睡仙”。陈抟一生闲云野鹤,常游走于名山之间,曾游历黄龙山,并写下《游黄龙幕阜山》,其笔下的试剑石、龙湫池、石田三亩及葛洪仙迹走过千年,至今尤在。一作该诗为宋末至元朝名士许元信所写,诗句略有不同。

4

吾此妙心,实启迪于黄龙……

——宋周敦颐

周敦颐(~),北宋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北宋五子之一。年轻时曾任分宁主簿,他自称“穷禅客”,与黄龙宗高僧交谊甚密,通过学习黄龙宗文化,完善了儒学思想,催生了理学、心学,故有“吾此妙心,实启迪于黄龙”之说。

5

和黄龙清老三首

宋苏轼

万山不隔中秋月,一雁能传寄远书。

深密伽陀枯战笔,真诚相见问何如。

风前橄榄星宿落,月下桄榔羽扇开。

静默堂中有相忆,清江或遣化人来。

骑驴觅驴真可笑,以马喻马亦成痴。

一天月色为谁好,二老风流各自知。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广交佛缘,为慧南弟子东林常总的在家得法弟子,喜好与名僧吟诗作对、斗试机锋,曾与灵源惟清论法论道。《和黄龙清老三首》是苏轼的诗,一作为黄庭坚所写。苏轼既是宋词豪放派代表,又有“诗神”之称,其诗壮美阔大、旷达诙谐;黄庭坚是江西诗派开山之祖,江西诗派以杜甫为宗,黄庭坚亦以杜甫为学习对象,其诗大多严谨深沉。参照黄庭坚诗作《晚晴所感》乃至《松风阁》等作品,与《和黄龙清老三首》风格迥异。可见该诗确是苏轼的作品。

6

景福顺老夜坐道古人搐鼻语

宋苏辙

中年闻道觉前非,邂逅仍逢老顺师。

搐鼻径参真面目,掉头不受别钳锤。

枯藤破衲公何事,白酒青盐我是谁。

惭愧东轩残月上,一杯甘露滑如饴。

赠景福顺长老

宋苏辙

屈指江西老,多言剑外人。

身心已无着,乡党漫相亲。

窜逐知何取,周旋意甚直。

仍留大雷雨,一洗百生尘。

约洞山文老夜话

宋苏辙

山中十月定多寒,才过开炉便出山。

堂众久参缘自熟,郡人迎请怪忙还。

问公胜法须时见,要我清谈有夜阑。

今夕客房应不睡,欲随明月到林间。

题李十八黄龙寺画壁

宋苏辙

胸次峥嵘落笔端,壁题留与老夫看。

枯槎尚倚春风力,苍竹从来自岁寒。

苏辙(~),北宋官员、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兄合称三苏。一生仕途坎坷,期间寻寺访僧,最终在其四川老乡、慧南弟子上蓝顺点拨下开悟,《景福顺老夜坐道古人搐鼻语》即其悟道诗。苏辙与慧南另一弟子克文也来往密切,《约洞山文老夜话》一诗记叙了其贬居筠州(今高安)期间与克文彻夜长谈,毫无倦意。

7

谒黄龙寺

宋张商英

久向黄龙山里龙,到来只见住山翁。

须是背触拳头外,别有灵犀一点通。

黄龙崇恩禅院记

宋张商英

黄龙、凤凰、幕阜三山连属,皆翠窦为峰,多灵草仙药。黄龙古属武昌,今隶豫章。汉黄武八年,黄龙见于武昌,不详割隶之因,已见于豫志。耆老传云:此山之顶,有湫池、八角楼、扫坛瑞竹、石田、捣药池。湫池中有黄鱼二尾,能至风雨,岁旱祷之无爽矣。院始于乾宁间,晦机禅师得法于玄泉彦,常游于岳麓。会神僧谓曰:此去东行,遇黄即止,逢龙可住。至是,老夫遥指高峰,故名黄龙山。上有双峰庵,主马和尚。师往谒之,欢若夙契焉,以庵付师而去。久之,僧侣云集,宗风大振。至唐代天复三年,吴将吕丹,向师道化,舍俸置田于小庄,寺凡三迁,名于玕。天复后,天佑间,鄂帅温公,表师道于朝,赐嘉超慧禅师。自超慧三世,五代之乱,遂湮废于民居。迨于宋祥符八年,敕赐“崇恩禅院”。又治平中,光禄程公孟为洪州太守,是时丛林有惠南者“传石霜之印,行临济之令,预砌三桥以断虎,坐断十方”。程公孟以黄龙名刹敦请惠南居之。于是,黄龙宗派被天下。惠南殁,祖心嗣之。心退居晦堂,更三代,住持殆名而实亡。至绍圣四年,江南大饥,朝庭遣予守洪,闻肃师者,南之高弟,住百丈山,恢复大智规模,会黄龙主僧求去,予谓继南者非肃不可,乃持疏山中,檄清县令佐敦请,师三辞,不听,不得已而至院。乃召知事僧崇佑计曰:堂宇圮堕,佛事不严,若是,岂洪守所以属予之意哉!即建佛牙大阁,东西方丈,堂、库、厨、寮、石桥、水亭共二百间,钟、鼓、乐器、圣像、禅床不可枚举,有奇,曾未二岁而视前,是基构同于积苏累块,广汉沙门允平曰:初开沙门者,清河张氏超慧也,再兴吾院者,清河张公也。以法考之,岂非愿大时节而外护,以济吾事耶!遣同参自光子曰,持是说,求张公记其本末,此非小因小缘。自光持其说至京,予闻而笑曰:拙哉允平!以超慧为清河,以予谓后清河耶?自其虚幻而观之,则有前分后分,自其真实而见之,则无二清河也。自超慧开其始,予救其衰,肃成其终。其于名实者,奚足以知之,乃述以系之,词曰:我行双井,至于查田,升太平之岭,望黄龙之巅,茹西出鹿头,而下窥蜀川,聚落云烟之灭没,原隰绮乡之连绵,桑阴阴而被野,石凿凿而鸣泉。钟磐螺鱼之声,或出乎杳霭之间,真所谓化人之园也。睹中夜摩天,此方此山,灵水异趣,必得高人,提倡祖意,元肃禅师。慧南法子,非色非空,亦事亦理,隐于大雄,虎巨不起,孰能起之?张无尽居士,住山二十年,革陋兴起,于肃之道,乃其糠秕云。黄鱼在湫,风雨来游。见而不测,胡迹之求。

张商英(~),北宋后期官僚,官至右相,为人雄辩敢言,又深于佛法教乘,与黄龙宗僧禅交往密切,《黄龙崇恩禅院记》是其任洪州太守时所写,详尽记叙了黄龙历史。

8

宋黄庭坚

说是还家未到家,水边林下旧生涯;

昨夜月明云散后,西风一树木樨香。

晚晴所感

宋黄庭坚

(自巴陵略平江、临湘,入通城,无日不雨,至黄龙奉谒清禅师,继而晚晴,邂逅禅客载道纯款语,作长句呈道纯。)

山行十日雨沾衣,幕阜峰前对落晖。

野水自添田水满,晴鸠却唤雨鸠归,

灵源大士人天眼,双塔老师诸佛机。

白发苍颜重到此,问君还是故人非。

▲三塔矶

为黄龙心禅师烧香颂三首

宋黄庭坚

一拳打破鬼门关,一笑吐却野瑰涎。

四海峥嵘龙象众,鼻头只用短绳牵。

海风吹落楞伽山,四海山徒著眼看。

一把柳丝收不得,和风搭在玉阑干。

老师身今七十六,老师心亦七十六。

梦中沈却大法船,文殊顿足普贤哭。

送黄龙晓禅师住观音颂

宋黄庭坚

黄龙一卧十五年,搅潭惊起旧头角。

张公搅潭是好心,但向西江起风雹。

河阳新妇画蛾眉,老婆不可重新学。

长连体上铺棘针,满钵饭稞铁菱角。

有能欢喜受供养,聪明一一安排著。

张公若问解何宗,食月虾蟆救月弓。

黄龙清和尚真赞

宋黄庭坚

黄河彻底冻,白发还心白,

虽有顾陆手,百巧画不得。

▲摩崖石刻:灵源

黄龙南禅师真赞

宋黄庭坚

我手何似佛手,日中见斗。

我脚何似驴脚,锁却狗口。

生缘在甚麽处,黄茆里走。

乃有北溟之鲲,揭海生尘。

以长觜鸟啄其心肝肺,乃退藏於密。

待其化而为鹘,与之羽翼,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自为炉而熔凡圣之铜,乃将图南也。

道不虚行,是谓无功之功。

偏得其道者,一子一孙而已矣。

得其者,皆为万物之宗。

工以丹墨,得皮得骨。

我以无舌,赞水中月。

戏赠惠南禅师

宋黄庭坚

佛子禅心若苇林,此门无古亦无今。

庭前柏树祖师意,竿上风幡仁者心。

草木同沾甘露味,人天倾听海潮音。

胡床默坐不须说,拨尽寒灰劫数深。

黄庭坚(~),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修水杭口人,修水宋元八贤之一,二十四孝中“涤亲溺器”故事的主角。黄庭坚曾回家乡为母丁忧三年,期间与黄龙名僧交厚,留下了不少与黄龙有关的诗书作品,现存灵源桥是黄庭坚为其好友灵源禅师所建,“灵源”摩崖石刻为黄庭坚亲自刻于灵源桥左侧巨石上。

9

黄龙山中

宋韩驹

未雨万木翳,既雨群山开。

山神若眷予,一扫风中埃。

穿云夹路松,禅柏手自栽。

我来植拄杖,听度松风哀。

幽赏未云足,暮色苍然来。

何当白玉轮,碾上西南垓。

▲摩崖石刻:韩驹駓驰来游

韩驹(~),两宋之际江西诗派诗人。南宋初年,韩驹出知江州,多次到过黄龙,有诗作《黄龙山中》。黄龙寺后山有摩崖石刻“韩驹駓驰来游”,为韩驹所书。

10

送周元中游黄龙山

宋李纲

此身飘泊堕荆蛮,幸有幽人访我閒。

得句多从丘壑里,知音端在笑谈间。

青鞋布袜平生事,野鹤孤云到处山。

好去黄龙露消息,直须一箭透三关。

▲摩崖石刻:三关

试剑石

宋李纲

鍊气为金铸剑成,且将顽石试青萍。

光铓郁郁冲牛斗,斩尽妖魔若发铏。

▲试剑石

李纲(~),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曾为相但不久遭罢,后常年在洪州(今南昌)、潭州(今长沙)一带等职,其一生致力抗金大计,多次登黄龙俯瞰地形,写过一些与黄龙有关的诗文。

11

祟恩禅院三门记

宋陆游

自浮屠氏之说,盛于天下,其学者,尤喜治宫室,穷极侈靡,儒者或病焉!然其成也,无政令、期会,惟太平久,公私饶余,师与弟子,四出丐乞,积累岁月,而后能举。其坏也,无卫守,谁何?一日寇至,则立为草莽丘墟,故天下乱则先坏,治则后成。予于是,盖独有感焉。黄龙山,方南公时,学者之盛名天下,而其居亦称焉。中更盗贼大乱之后,学者散去者弗至,昔之宏壮巨丽者,尝委地矣!自庚申迄丁亥,二十余年之间,乃能灿然复兴,楼塔地阁,空翔地踊,钟鱼之声,闻十余里。法席之盛,殆庶几南公时。是非兵革之祸不作,远方珉蕃息阜安,得以公赋私养之余及于学佛者,则此山且为虎狼魑魅之宅也,安能若是哉?禅师升公,于其寺门之成也,属予为记,予谓升公,方以身任道,起其法于将坠,门盖未足言,独书予所感。凡至山中者,知前日之祸乱尝而此,而国家之覆焘,涵育斯民,若是其深,吏勤其官,民力其业,相与思报上之施焉,升公岂不得所愿哉?

▲黄龙祖庭

寄黄龙升老

宋陆游

读书万卷裂儒衣,黄金可成弃不为。

快哉天马不可羁,开口便呼临济儿。

诸方蹴蹋莫支持,吾州一老偶得之。

闭门夜付僧伽黎,明日声价羽檄驰。

弟子不必不如师,黄龙所立尤瑰奇。

空山鬼火号狐狸,筑屋千础食万缁。

痴人不解公游嬉,嫉怒欲碎门前碑。

世衰道丧士自欺,山林亦复践骇机。

长谣寄公公试思,吾辈救此当何施?

陆游(~),南宋著名诗人、词人。留有诗作万首,数量为我国历史上之最。他博通三教,阅世深广,与黄龙寺僧人成了莫逆之交,诗中也可见禅宗影子,《祟恩禅院三门记》是陆游应黄龙升老之邀为黄龙寺门落成而写的记。

12

黄龙侍者本高觅诗

宋张孝祥

高禅本儒冠,谁令著伽黎。

劳渠千里来,赠我一卷诗。

句法有源流,人物乃清苦。

不用追九僧,政须越诸祖。

君家寒岩师,今代僧中龙。

持此送君行,更去问乃翁。

▲摩崖石刻:黄龙山

张孝祥(~),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自幼资质过人,22岁高中状元,一生坚定主战,因北伐无望、宦海浮沉,38岁英年早逝。黄龙寺山门前有“黄龙山”摩崖石刻,为张孝祥所书。

13

过幕阜山

宋王炎

昔闻幕阜古洞天,偶驰瘦马行山前。

诸峰却立一峰出,苍然坠地走复旋。

谁烧石灶汲丹井,绝顶万丈巢飞仙。

扪萝攀登敢惮险,欲往未有一日闲。

仙翁见我定拍手,笑我何由来此间。

雨淋日炙行路难,何如鸾鹤游云端。

人生不比金石坚,何来如鹰今苍颜。

百年富贵草头露,何乃自苦縻一官。

虽无道骨可不死,亦欲早挂头上冠。

南山之南北山北,筑室翠微高枕眠。

王炎(~),南宋文人,曾在黄龙山周边多地担任地方官。一作该诗为同名的明代湖北按察史、通城县令王炎所作。

14

黄龙三关颂

蒙耶律楚材

称头斤两须端的,短少毫釐不可欺。

函关辨认合同券,未肯轻轻放过伊。

行令如同车脚圆,你三文后我三钱。

直饶道底分明是,也是当年鹦鹉禅。

只打野盘无寺宿,不供糊口趁村斋。

上户莫桩虚物力,僧司无得错推排。

耶律楚材(~),契丹族,蒙古帝国时期(尚未创立元朝)政治家,笃信佛法,号湛然居士。

15

刘磐幕

宋许元信

山悬翠幙几千丈,我疑山顶即天上。

扪萝蹑蹬到山巅,犹如平地上青天。

始知天高应无极,幕阜苍苍一卷石。

洞庭八百古所传,对此遥看一镜圆。

当此再上三千丈,那知天下有山川。

许元信(?~),宋末至元朝名士,传闻其夫妇偕隐于天岳黄龙山。刘磐幕位于幕阜山脉,三国时吴将太史慈拒刘表从子磐于此。一作该诗为元代诗人胡天游所作,诗句略有不同。

16

幕阜山

明刘基

黄龙美景静幽幽,三亩石田气势猷。

幕阜行观南北地,峰尖座看东西州。

湫池塘阔藏蛟鲤,只角楼高近斗牛。

青竹台上劳到扫,凤凰池畔杖履游。

▲黄龙山

刘基(~),字伯温,明朝开国元勋,政治家、文学家,民间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功成后隐形韬迹,题诗作对,口不言功。曾游黄龙,写下《幕阜山》一诗,黄龙寺正殿对联也出自刘基之手:“吕祖参禅到此间,始识修行奥妙;黄公访道登斯地,方明出世因缘。”该联至今悬于寺内。

17

逍遥调

清乾隆

平平静静好安闲,好性烹茶当酒干。看不清三皇五典,走不到圣阁贤关。在上在下,两河之间。说什么英雄豪杰,论什么高堂仕宦。堂堂正正,做什么声势容颜。衣不愿纹绣,只要披体衣衫。食不愿高粮,只要点饥轻餐。茅屋真正数间,书几首唐诗晋字,挂几束楚水吴山。养几只金鱼,栽几树牡丹。结交几个良朋,握手言谈,携着小儿而盘桓。黄花醉月,明月清风远往返。

人生何处乐?心安天地宽。我做个痴呆汉,问事我不知,无事把门关。曲倦而枕云,睡大圜。醒来了,把柴扉打开。若爱日,把书观观,把琴弹弹;不爱日,看南山云雾湾湾,听江边流水潺潺。随人度日,快活共餐。不是神仙,也似神仙。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乾隆曾几下江南,经常微服私访,总是名山必游,名寺必住,特别喜欢与得道高僧谈论。相传他化名高天赐,带着随从周日清,一连在黄龙寺住了十三天,跟黄龙寺住持高谈阔论,很投缘。原来,黄龙寺的高僧,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人士,乾隆十分想请高僧出仕,但高僧不肯,“十全老人”乾隆遂以《逍遥调》相赠。

待续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