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导读——
“金鼓声何处?闲寻石洞间。寒偏生峭壁,暑不到深山。野鹤自来去,浮云任往还。”这首不知名的诗写的是栖霞岭上的清凉世界,即使到了现在,栖霞岭已经处于城市的中心,如果我们拾级而上,依然在这座山上找到林深洞幽,依然可以避暑纳凉,依然可以探幽寻踪。
甚至于一些民间祈愿生活美好的行为也会因地制宜,比如杭州人爱烧香,在酷热的三伏天,而栖霞岭的紫云洞、栖霞洞、金鼓洞三伏天香火甚旺,俗称“烧伏香”。
栖霞岭上的前尘往事,相比南山的“烟霞三洞”可能略有逊色,但在徐骏的娓娓道来中,依然有着历史的厚重和时间里闪烁的风情,这是一道为我们打开的门:我们城市的底色,都在容易被忘记了的地方。(李郁葱)
正文从这里开始——
杭州隐秘地图之:栖霞岭上的清凉世界
徐骏/文
炎炎夏日,以前没有空调的时候,杭州人的避暑胜地,南有烟霞岭的烟霞洞、石屋洞、水乐洞;北有栖霞岭的栖霞洞、紫云洞、金鼓洞。相比南山的“烟霞三洞”,北山栖霞岭诸洞名气和规模没那么大,但数量更多,且更为幽静。
杭州有句童谣“金鼓洞、银鼓洞,跌了河里卜隆咚”讲的就是栖霞岭的金鼓洞、银鼓洞(也称归云洞),此外,岭上还有紫云洞、栖霞洞、蝙蝠洞,及岭南岭北的香山洞、黄龙洞和卧云洞。
1.避暑蝙蝠洞
小时候,每到暑假里最热的几天,都会跟着大人上栖霞岭北坡的蝙蝠洞避暑。一大清早,小孩抱着西瓜,大人背着大包,里头有当中饭的馒头、包子,及茶杯、蚊香、扑克牌等,肩上还扛着凉席,手上拎着热水壶,老人拿着芭蕉扇、毛巾毯,老老少少浩浩荡荡地向山中开拔。
过黄龙洞山门,开始上山,石板路两边的竹林遮住了火辣的日头,感觉一下凉爽下来。第一站是白沙泉,白沙泉是一个清澈见底的小水塘,由岭上山泉汇聚而成,三面由假山石围砌,朝山道一面低平,便于取水,石上有康有为题的“白沙泉”三字。
白沙泉的“年龄”也不算小了,是明朝万历年间有人在此地造墓时偶然发掘的。据《钱塘县志》描述,白沙泉自白沙中出,清甘与虎跑泉相同,为南北山诸泉之最,取汲者争喧如市。大旱时,城中市民争相来此挑水,虽一日取水数百担而未尝干竭。白沙泉旁旧有白沙庵,现已了无痕迹。
避暑的人将一只只大西瓜做上记号,浸在冰凉的白沙泉里,然后到上面百步之遥的蝙蝠洞“安营扎寨”,午后各自来取走泉水中的“冰镇西瓜”,“杀”开后,一口咬下去,冰爽鲜甜,暑气尽消。
蝙蝠洞是栖霞岭北坡最低处的一个天然岩洞,从白沙泉上去向右一拐就到,老少咸宜。蝙蝠洞由数块巨岩夹立而成,洞口不大,入内则宽广,顶上有一大口子,望得到天空。据说以前洞壁岩缝间蝙蝠累累倒悬,大者尺余,所以称为蝙蝠洞。神奇的是,与此对应,在南面烟霞岭的石屋洞后,也有一个深广的蝙蝠洞,洞内也有大蝙蝠。来的人多了后,蝙蝠洞内的蝙蝠就渐渐绝迹了。
一大早,洞口两边就已铺满了凉席、竹榻,来迟了还没位置。人们在此看书、打牌、听收音机,消磨一天,将酷暑拒之山外,直到太阳西沉、威力消减后才不慌不忙地收拾下山。小孩子整天待不住,乘大人们喝茶聊天之际,漫山遍野乱跑,到岭上各处去“探险”。
2.岭上有奇洞
栖霞岭,因古时候岭上开满桃花,灿烂如霞,故名,也称剑门岭,其东面是宝云山,西面是仙姑山,两山夹峙若剑门也。宋朝时,岭上有座剑门关,并设巡司于此。当时据北宋名臣张齐贤提议,诏令临安府:“剑门岭毋得伐石以泄山川之气。”岭上还有一道桃溪,往南经岳庙、湖山春社(竹素园)流入西湖,是西湖群山注入西湖的八道水源之一。
栖霞岭上最大最奇的洞,是其顶端的紫云洞。古人描述此洞“倚空如悬,阴凉彻骨”,洞中石头的颜色如暮云凝紫,故称紫云洞,传说两晋时期著名方士郭璞曾在此修炼过。
紫云洞位于古法云寺内,寺门上有“栖霞古洞”四字。进入寺门,在大殿左侧顺台阶往下二十余级,便进入冷嗖嗖的洞内,里面十分宽敞,中间供着观音大士,边上有围栏将幽深的斜坡围住,头顶是倾斜的巨岩,正往下滴水。
那斜坡通向洞穴深处,黑幽幽望不到底,据说从前有一虎误落其中,出不来,咆哮数日而死。清光绪年间,有探险者持火炬顺斜坡而下,却再也没有出来,随后官方下令将其封闭。
沿石壁右转,登上一段台阶,右上方峭壁尽头露出天光,热风灌入,微微冒汗。上面又有一个洞室,西石壁上有西方三圣雕像,上刻“云根净土”四字(现为“紫云宝殿”)。佛像右边石壁上有“七宝泉”三字,下面是个小洞穴,沿着曲折的石阶走下去,一阵刺骨的寒气涌来,就像走进冰箱里,底部是一潭冷彻的泉水,站在那里,身上的汗又立马收进。
当年乾隆爷登栖霞岭游紫云洞,也是忽冷忽热,搞得衣服一会儿脱一会儿穿,于是愤愤然写下一首《紫云洞口号》:“春暄攀陟汗流浆,牝洞入才迫体凉。却上丹梯不数武,转温仍欲换衣裳。”
因紫云洞“骨骼清奇”,明朝“西湖八社”之一的“紫云诗社”,便坐落于此。童汉臣、李流芳等文人墨客,定期相会于紫云洞,在此饮酒作诗,品茗写画,一时成为风雅之地。
3.乌石峰下牛皋墓
紫云洞下是牛皋墓和双桐庵。牛皋墓就在古剑门关旁,这位岳飞手下战功累累的虎将,一直静静地守护着剑门关。离这不远的仙姑山下,还有岳飞另一位虎将张宪的墓,两员大将一同拱卫着栖霞岭下的岳元帅。
《说岳全传》里说牛皋大战金兀术时“笑死牛皋,气死金兀术”,而史料中记载,岳飞被害后,都统制田师中在大会诸将时,对牛皋下毒致死,或说此乃秦桧指使,景定初年牛皋被追封为辅文侯。
双桐庵在牛皋墓南侧,该寺早废,民国初年在此建山门与围墙,门上有曾任浙江省省长的张载阳题“紫云胜境”四个大字,两侧刻有一副对联:“灵鬼灵山风马云车历历,一丘一壑玉阶凉夜愔愔”,旁有小字注道:“志载栖霞岭有紫云洞,峭耸悬空,阴凉澈骨,宋辅文侯牛公墓在焉,今者重建坊表,以截取定庵句铭其柱。民国第一戊午()汪嶔题胡宗成书。”汪嶔是民国杭县第一任县知事,胡宗成是西泠印社早期社员。山门背面横额上又有周承德题的“洞天福地”四字,周承德为西泠印社的创始人之一。
栖霞岭西面最高峰为乌石峰,峰上石色如墨,故名。据《武林梵志》记载,明朝时有一位阎头陀,盛夏之时喜欢在峰上袒胸露背晒日光浴,所以又名悟石峰。
从前乌石峰上还有十一株古松,诗情画意盎然。明朝末年,有萧山萍道人曾在松下结庐,名“岩艇”,又有诗僧恬安等在此筑阁。康熙初年,茅兆儒、洪昇、吴陈炎等有《十一松巅阁倡和诗》诗集一卷,与恬安等文艺僧人的诗倡和。
乌石峰东有一巨岩,名为虎头岩,形状突出似虎头,雄踞峰巅,俯瞰西湖。吴越国时,有术士说:“此地有王者之气”。吴越王纳土归宋,高宗南渡后,赵构常常梦到猛虎而惊醒,于是令人将虎头岩的“老虎下巴”凿平,现岩下隐约还有斧凿痕迹。
4.栖霞洞内月中桂
南宋权臣贾似道也常游栖霞岭,岭西的栖霞洞就是他探得的(贾的“洞察力”还是很强的)。当年贾似道来到这里,发现树木丛中怪石嶙峋,觉得有些奇怪,命人将石缝挖开,便出现一个洞口,走入其中,发现里面像一个宽敞的大屋子,洞内有两块如门框一般相倚的巨石。
贾似道发现栖霞洞后,对其周边进行了修整,建了两座亭子,一名畅亭,一名瀹俗亭(现栖霞洞旁也有一座瀹俗亭)。由此栖霞洞便成为暑游胜地,贾似道本人也常来此避暑,并喜用水洞里的泉水煮茶。
可没想到,明嘉靖年间,旁边妙智庵的僧人嫌游客太多、太嘈杂,竟将栖霞洞用土堵塞,仅留丈余洞口。后栖霞洞曾重新开挖整理过一次,但又封堵至今不可游,洞口供着佛像,洞底那“月中桂子”与“洞中星象”已无法看到了,甚为可惜。那水洞也无处可寻,而有书记载,紫云洞内的七宝泉也许就是。
栖霞洞旁的妙智庵,是北宋开宝四年()由姓张的太尉所建,旧名报恩观音院,治平二年()改为妙智庵,《西湖游览志》称其后来成为牛皋香火院。
栖霞岭曾是佛教僧人静修之境,此处梵音遍布,岭南岭北旧传最多时有过七十二座佛家庵堂精舍,明朝时还有二十多所,如妙智庵、大悲庵等,这些庵堂均建在林木荫蔽、泉石妍奇、灵山秀水之中。到了清朝,许多无力维持与修葺的庵堂,便渐渐荒废消失,湮没在历史长河里。而此时,在栖霞岭西乌石峰北的金鼓洞,却兴起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全真道院,它就是鹤林道院。
5.金鼓洞鹤林道院
金鼓洞位于栖霞岭西北角的一个山坳里,据《西湖游览志》,此洞是以前有人开采山石时,听到里面有金鼓声大作,吓得停下来不再开挖,所以叫金鼓洞,这是一个凿痕明显的人工洞穴,而且是个“烂尾工程”。
按宋时就有“栖霞岭不得伐石”的规定,这个洞应早于宋朝就在悬崖下开凿而成。现洞口围有石栏,从石栏转角下台阶就进入洞中,洞内宽广如屋,有明显人工凿痕,深约三四丈,中供佛龛。洞口东侧,沿台阶而下有一潭阴凉清澈的泉水,岩上有“金果泉”三字。
清康熙初年,金鼓洞内还供奉着观音大士,主持者为慧登禅师。因慧登在城内另有佛堂精舍,所以不常来,金鼓洞也清冷闲寂。康熙五年(),全真教龙门派道士周太朗(字明阳,号元真子)偶然云游至金鼓洞,见这里云气缭绕、山幽水静、与世隔绝,便在岩下挂瓢,打坐了三昼夜。
周太朗在金鼓洞打坐,在城中的慧登禅师忽然对其徒弟说:“山中有高士至矣。”于是带着徒弟来到金鼓洞,见到了周太朗,并问其何来此处。周太朗答:“野鹤无巢处,云游天地间。只求真种子,至此好收元。”慧登说:“此山非梵室,原名一洞天。真人垂鹤驭,千载集仙坛。”随后就将金鼓洞让与周太朗居住,还派徒弟不断接济粮食。
周太朗从此便在金鼓洞驻留下来,并邀请同道王太古(永宁真人)一起在此结庐立坛,一边修道一边广收门徒,从一开始的茅草棚,到筑屋建阁,规模渐渐扩大,这就是金鼓洞鹤林道院的缘起。
自周太朗开创龙门金鼓洞支派后,参玄访道者云集,从学者达千余人。从此,全真龙门派的重心由北往南,并在南方形成兴盛局面。
“鹤林道院”这个名字,起于全真龙门派第十二代弟子蔡天一主持之时,这也是金鼓洞鹤林道院发展的鼎盛时期,所谓“创于周真人,扩于蔡炼师”。道院的兴盛还因为此时出现了两个“仙迹”:一是吕祖(吕洞宾)画像;二是“飞来野鹤”题字。
吕祖画像中,吕洞宾身穿道袍,背着斗笠,右手挂一瓢,左手拿一铜钱,赤着脚,梳着发髻,唇上颚下有须,慈眉善目,像是在启示什么。据说此画乃吕洞宾自己所画,他手里的铜钱有上下两口,就代表“吕”字。
乾隆四十六年(),一位名叫顾涑园的官员在金鼓洞访道消夏,一日早起,见墙壁上出现草书“飞来野鹤”四个大字,墨迹淋漓似还未干,其排列如同梵文《贝叶经》那样自左到右(古代一般自右向左),每字长约一尺二寸,笔势飘然有凌云之气,绝非食人间烟火者所能书也。一时传为异事,众人争相观看,都认为当年的“榴皮故事”又在此出现了。
宋煕宁元年(),吕洞宾在湖州东林游玩时,来到的一个叫沈山的藏书人家中,沈山用自酿的酒来招待他。吕洞宾自称“回山人”,临行,用石榴皮在沈山家的墙壁上题了一首诗,后来,苏东坡见到此诗,颇有感悟,便依其原韵,敬和了三首,这就是“榴皮故事”。
因金鼓洞云水阁供有吕洞宾真像,常有灵异仙迹出现,这“飞来野鹤”四字,被认为是吕洞宾用鹤翎所书的“仙迹”。由此,金鼓洞道院便正式命名为“鹤林道院”。
鹤林道院的两件镇院之宝:吕祖画像,被道士装入用玻璃镶嵌的龛内,供于云水阁中,后又摹刻于石碑上,永作洞天胜迹;“飞来野鹤”四字,先摹刻成木榜,悬于吕祖殿门楣,再刻成石碑,敬立庭前,留示道流奇赏。
金果泉东侧石壁上有“观音岩”三字,直上数丈,有石刻观音坐像,高三尺,两旁侍立善财龙女,上覆石亭,此处由道院山门外东侧台阶上达。道院旁供奉观音,也表示不忘当年慧登禅师让地之德。
观音岩东侧,山脉隆起,名紫龙山,此乃道院主山,山上地势稍平处为“炼魔台”,是道士们修炼内丹,降服心魔之地。
而懒云窝是金鼓洞西,沿小径而下数百米的一个小山坳。这里常常云雾缭绕,清幽静怡,所谓“山中有懒云,出没忘古今”,连云儿也窝在这里懒得出岫,所以叫懒云窝,当年想出这个奇妙名字的,必是位世外高人。
这里最早也有僧舍,后成为汉军旗人的休养所,乾隆二十八年()汉军被裁,人散屋废,仅存荒基。蔡天一购买了懒云窝之地,于乾隆五十年()重建了三进房屋。
前一进中供灵官,后供功曹。中一进为七宝阁,上供三清四御,阁对面供龙门派第十一代弟子沈一炳(轻云子)的金身塑像。后一进为报本堂,凡拥道之人在道院启建金箓道场者,均在此奉长生位,永供堂中。
另一别院在金鼓洞西上百余米的归云洞旁,名为茅蓬。此别院规模较小,只有平屋三间,为云游道侣住歇之所。屋旁有一小水池,蓄泉不涸。泉底有数条蜥蜴潜游其中,据说干旱时取蜥蜴而祷雨,即可灵验。茅蓬东边的归云洞,就似金鼓洞的缩小版,也是因采石而成,但更浅小,洞外也有一池清澈冷泉。由于洞外石骨嶙峋,岩多皱叠,仿佛云驻山内,所以称“归云”。也因其似小金鼓洞,又在道院别院范围,故也叫“银鼓洞”。
蔡天一当年拜谒师父骆一中时,骆就看出其夙具道根,必能将道院发扬光大,但将来会有祝融之危。乾隆五十八年(),鹤林道院在城中的下院,寂宁阁的主持赵来洲来金鼓洞会启道场,请蔡天一主坛。当晚,道院厨房不慎失火,火势延及斗姥阁,蔡天一为保护院阁,多次冲入火场救火,因而身受重伤,由此羽化,为鹤林道院鞠躬尽瘁。
鹤林道院的兴盛,除众人加持、经营得法外,与自周太朗开山时就制定的,严格的全真派清规戒律分不开的。其中最具鹤林特色的是“三不留”“中年出家”和“一日二粥一餐”三项规矩。以“三不留”为例,即若有弟子想“跳槽”到其他院观,不强留;若想云游四方的,不便留;若有不耐清闲,不甘淡泊,颇思还俗的,不应留。
然而,道院再兴盛,也抵挡不住历史风云的变幻。如今的金鼓洞,游人罕至,清幽依旧,而野鹤早已飞去,鹤林道院也踪影全无。只剩下一洞、一泉及石壁上的榫孔、洞外紫龙山的龙头石刻,还有洞上新修的观音阁。
有趣的是,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杭州栖霞岭金鼓洞内长有一种专治喉咙及口腔疾病的草药,名叫飞鸾草。该草形如飞鸟,有头,有翅,还有三根尾巴。冬天在雪中开五色花,花中间伸出一茎。花叶形状如金丝荷叶草,面绿而背银红。此草色泽光滑的能治病,如有黑毛而不开花的,便是断肠草,能杀人,不可误采也。
当年鹤林道院的道士常用飞鸾草给人治病,可当道院消失后,飞鸾草也神秘地消失了,不知是否也与野鹤一同飞去了。
编辑李郁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