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与九寨沟相邻,有机场可以直通成都,十几年前,我曾到过那里。听说那里是大禹治水成功后放逐黄龙宝马的地方,更是人间通往仙界的门户,有“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阴阳之分,着实令人为之心动。如今的黄龙,还好吗?
游黄龙那天,天空一直飘着细雨,雾蒙蒙的一片笼罩着巍峨的岷山山脉,为其渲染了几分仙风道骨之气。
站在玉翠峰脚下翘首以望,整座山峰在绵绵细雨的润泽下,葱茏着碧玉的色彩。一条条雾龙在山间盘环游动,把山峰衬托得如玉树临风的侠客般迷人。一眼望去,到处洋溢着幽深而神秘的气息,勾起了游客的无限向往。
玉翠峰从海拔二千多米一直延伸到四千多米,山上山下温差很大,真有十里不同天的感觉。人们纷纷换上了提前准备好的衣服,沿着栈道向绿色的纵深攀援而上。
踏上险途,“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含义昭然若揭,成功与辛苦、勤奋之间更如孪生兄弟般亲密。一阵阵高山反应袭来,头晕、目眩、胸痛、呕吐,恰似一只只凶恶的野狼,无情地撕扯着游客的肉体,摧残着他们那脆弱的意志。真不知道当年红军是靠着怎样的毅力走过雪山草地的。在这样的境地里,没进山之前的冲动,开始承受乏氧的考验。
不远的前方传来一片惊叹声,打破了旷谷的沉寂,也分散了高山反应带给人们的刺激。为了一探究竟,后来者身不由己地加快了脚步。
左前方出现了进入黄龙沟以来的第一个池群——洗花(迎宾)池群。
从未得识南方景色的我,一下子被眼前的那抹艳丽惊呆了。只见翠峰如碧的山谷中,雕金砌玉般出现了一群淡黄色的钙华池,蓝蓝的池水静静地顺着晶莹剔透的池壁向下无声地流着。那一泓泓池水清灵脱俗,使人顿时产生了一种闯入仙境的幻觉,好一座人间瑶池呀!
我的思绪不翼而飞,在幻境与苍穹间往来穿梭。脑海中勾勒出一串串奇思妙想。似乎我已经到了阴阳界的另一方,进入仙境了,竟有种天上人间、飘飘欲仙的感觉。
一座座池群分阶而上,有层次地排列着,一层比一层美艳,一层比一层开阔,让我联想到传说中的神仙级次,天神、地鬼,上八洞、下八洞。于是这一座座群池就成了不同级次的仙子仙女们在三界行走时,由地狱、人间返回天庭所必经的洗尘脱俗之地了。
眼前的池子里仿佛正有一群路过人间的仙女在沐浴,笙歌阵阵,幽香四溢。
是啊,那王母娘娘的瑶池仙境无非也就如此呗,它们在哪儿呢?答案是肯定的,在人间!
你看那一个个钙华池连接成片,多像黄龙身上的鳞甲啊,你再看那一池池的湖水映衬着红、黄、蓝、绿等色彩,多么诱人啊。它们是如此清沏见底、波光鳞鳞、出神入化、不同凡响,多像被神仙点化了的灵光圣水。还有那钙华滩、洗身洞、浴玉彩池,争艳彩池,还有那丹云峡谷、黄龙古寺……真乃是飞瀑流辉、金沙铺地、飞阁流丹、山空水碧。那一路的秀色奇景直铺峰顶,将忘我的游人送入了圣境。
眺望对面的雪宝顶,真如进入了超凡脱俗之境,一种成功的感觉胀满胸怀。好感激上苍的匠心独具,好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背倚着巍峨的雪山,放眼是叠障的峰峦,云雾在群峰间游曳,光晕在丛林中斑斓。湖面上树影倒映,山水间野花幽然。大禹治水时骑的那条黄龙啊,真真鲜活在华夏子孙的面前。
下山时夜幕已将群峰遮掩,一阵阵涌起的雾气在游人的手足边漂移,湿滑的栈道几度让人跌坐在地上。虽然远离了四千多米的峰顶,但高山反应仍然叫人头疼、呕吐,可是,与一饱了黄龙仙境的眼福相比,付出这点儿代价又算得了什么呢!那照相机拍摄下的瞬间,那镌刻在脑海中的永恒,让无限风光永远驻足在心底。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我体会着中国工农红军走过雪山草地的坚强意志,也体会着他们中出黑暗走向黎明的喜悦心情。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