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黄龙 >> 黄龙资源 >> 正文 >> 正文

黄河小浪底大规模排沙,排到哪里去了大量鱼

来源:黄龙 时间:2022/10/2
中科公益抗白 http://nb.ifeng.com/a/20180427/6536099_0.shtml

黄河水已经变清了很多,为什么每年还要进行调水调沙?

的确,黄河如今的泥沙量远没有几十年前那么大,从平均一年16亿吨的泥沙量减少到只有几亿吨,所以,尤其是住在黄河边的人都有这个感受,那就是黄河水已经从黄色变成白色,甚至是绿色,一碗水半碗沙已经成为过去。

大家都知道,黄河泥沙量大,所以下游才有地上悬河,才会形成冲积平原,但你知道吗?在年以前,陕西可以黄河泥沙量的“重要贡献地区”,因为从这里进入黄河的泥沙量就高达8亿吨有余,占到了整个黄河携带泥沙量的一半左右,像黄河下游诸多河道里面淤积下来的大量粗泥沙,大概有九成都来自陕西。

但经过陕西几代人的努力以后,陕西的年均入黄泥沙量已经减少到2.68亿吨。这是年的公开数据,这意味着陕西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家里年长一点的人应该还知道,过去的黄河还容易发生断流,尤其是年到年的这二十多年时间,黄河的断流频率平均下来达到了每隔四年就断流3次。

至于断流的原因,除了黄河泥沙量大,以及降雨量变化以外,当然也和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情况有关,当生态环境变差以后,土地的保水能力自然也会下降。

再加上,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整个黄河流域的人口数量增加了不少,这不仅涉及到生活、农业这些方面的用水变多了,工业生产这方面的用水需求量增长可以说大了几十倍。

为什么如今很多大江大河都在修建各大水利工程?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发电、防洪或者通航这些,水利工程还能让水资源的分配更加合理。比如,南水北调让数以百万计的北方人喝上“长江水”,山峡大坝让下游在遭遇干旱的时候能够得到水资源补充,黄河的万家寨、小浪底水库和三门峡水库进行调水调沙,可让更多泥沙用更少的水被冲入大海!

黄河小浪底大规模排沙,排到哪里去了?会不会让“地上悬河”进一步抬高?

是的,黄河又开始调水调沙了,要知道从年开始,每年都要在黄河进入汛期前进行一次调水调沙,而且,不仅仅是很多人都看到了的小浪底水库在大规模排沙,黄河的三门峡水利枢纽也已经开始调水调沙了,因为它可以给小浪底提供后续动力。

应该很多人都看到视频了,小浪底水库的排沙场面十分壮观,很多朋友用“黄龙”来形容。小浪底水库的水,不再像平时那么清澈,肉眼看上去泥沙比水还要多,就是那种黄泥土的颜色。的确,只要进行调沙调水,小浪底水库的水就会变得很浑浊,每个排沙洞口每立方米的含沙量大约就有斤。

尽管每年的入黄泥沙量减少了,但从水关系这个角度来说,黄河的泥沙量依然还不小,而调水调沙正式为了协调黄河的水沙关系。当然,有朋友担心短时间内排出这么多的泥沙,会不会给黄河下游河道造成压力?

这个问题,其实有关专家都是做过分析的,而且也有了这么多年的实践经验,黄河调水调沙工作,并不是没有考虑到下游,而且是充分考虑了下游河道所具备的输沙能力。不管是三门峡水库,还是小浪底水库的调水调沙,其实就是在一个合适的时机将续存下来的泥沙进行泄放,这样不仅不会导致已经形成的地上悬河因此进一步抬高,而且还能减轻泥沙淤积。

而且,不管黄河上建多少个水库,如果长时间不进行调水调沙,那水库总有一天会装不下那么多的泥沙,大量泥沙如果全部在库区淤积下来,就可能引发更严重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刚修建好不久的三门峡水库,为什么后来又进行了多次改建。

小浪底水库排沙现场,大量鱼被冲得撞死在石头上,会对鱼类资源造成多大影响?

我们可以从一些小浪底水库排沙现场的视频看到,往小浪底下游走一些距离,的确有很多鱼被冲得撞死在石头上,相对来说,小鱼苗要比大鱼更多,其中数量比较多的就是鲳鱼,很少有黄辣丁,在周围居住的一些老百姓,还专门拿网子去网那些个头大的鱼。

不少网友看到路上、石头上有大量小鱼苗,便疑惑:每年一次的调水调沙,会不会对鱼类资源造成太大影响?

不可否认,要说完全没有影响那也不可能,毕竟大量泥沙夹在水里的冲击力很大,这个过程势必会导致一些鱼类死亡,调水调沙对于黄河下游来说,的确会让一些鱼类资源受到波及,比如下游的鱼类物种数量会变多,总量会暂时变少,但这个影响也没有那么大。

要知道,在黄河没有进行调沙调水的时候,也会有“流鱼”的情况发生,这主要取决于黄河里面的泥沙含量大小。另外,黄河也有进行人工增殖放流等方式,来减小给黄河鱼类生态资源带来的影响。而且,与调水调沙相比,非法捕捞、污水排放和河床采砂这些问题才更需要彻底治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