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黄龙 >> 黄龙资源 >> 正文 >> 正文

黄龙府在历史发生了一些著名事件,它今天在

来源:黄龙 时间:2022/9/30

黄龙府,是辽金时期著名的军事重镇,是辽国六府中重要的一府。它的名字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民族英雄岳飞率兵抗金时曾在誓师会上激励部下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黄龙府在现在哪座城市?

黄龙府位于吉林省农安县,在松辽平原腹地,北与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接壤,东临德惠市,南接长春市,西以公主岭市和长岭县为邻,是东北历史上重要的交通要塞和兵家必争之地,历史气息浓郁。多年前这里曾是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它灯红酒绿繁华热闹。当时的黄龙府不仅住有契丹人、渤海人、汉人、女真人,并有铁骊、兀惹、突厥、党项等族人,叽里呱啦什么语言都有,但不怕交流困难,大家有通用语言汉语。

据《三朝北盟会编》所述,当时黄龙府“杂诸国风俗”,“凡聚会处,诸国人语言不能通晓,则为汉语以证方能辩之。”

黄龙府名字的由来

黄龙府,起初叫夫余城,此城在年为扶余国都,后来改名为黄龙府。

对于这个名字的由来有一段有趣的传说:辽太祖由于长期的征战过于劳累,他病倒了,就留在夫余城养病。不料一天夜里,就在太祖的大殿前天降巨星,待到天微亮,出现了更神奇的一幕,只见天上有一条一里多长的黄龙盘旋飞舞,金光闪闪,场面惊人。突然这条黄龙钻进了太祖住的行宫,此时的辽太祖搭弓射箭,一箭射落飞龙。刹那间黑气遮天蔽日,整座城笼罩在黑色的烟雾中,久久不见一丝光线。55岁的太祖没过几天就病故了。

从此以后夫余府就被一些辽军将领改为黄龙府了,之所以这样改,应该是为了让辽太祖成为神话或者传奇般的人物。当然传说只可当故事听听就好,不可当真,但黄龙府这个名字也确是由此而来。

《辽史》载:“龙州黄龙府本渤海扶余府,太祖平渤海还至此崩,有黄龙见(现),更名。”

这个传说使这座城更增加了一些神秘的文化色彩,另外在辽圣宗年间还建立了农安辽塔,这成黄龙府文化遗存的象征。

黄龙府在历史上发生过的事

宋、辽、金的金戈铁马曾在这里进行了旷日持久地厮杀。

公元年(辽天显元年),耶律阿保机占领了夫余城,他喜爱夫余城的美丽富饶,暂时不想继续战斗,但他的儿子耶律倍劝道:“今始得地而料民,民必不安,若乘破竹之势,经造忽汗城(渤海国京城),克之必矣。”。耶律阿保机一听有理,就继续整装战斗,他率兵攻打渤海国,一路上所向披靡,他大破渤海的三万兵马,攻入渤海王城“忽汗城”,渤海王投降,耶律阿保机将此城更名为天福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后改渤海为东丹,意为东契丹国,东丹成为契丹的附属国。耶律阿保机还是被扶余城的美丽深深吸引,又回到扶余城最后病死在这里。

收国元年(年)正月,女真完颜阿骨打在建立金国后起兵伐辽。他一举拿下辽宁江州(今吉林扶余县石头城)等地,接着乘胜前来攻打黄龙府,但前面波涛汹涌的混同江(黑龙江)横于眼前,当阿骨打令一士兵骑白马过江时,江水平静下来,此人顺利到达对岸。阿骨打认为灭辽是天意,指挥全军乘马过江,江水刚好没过马腹。阿骨打很快攻陷黄龙府。“后使舟人测其渡处,深不得其底”。后来阿骨打的孙子金熙宗完颜合剌,改黄龙府(通州)为济州,意思就是说渡江灭辽是天助神威。

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得知黄龙府被攻破,怒发冲冠,立刻组织了契丹、汉军10多万人,大举伐金。金太祖领兵2万迎敌。金、辽两军在护步答冈相遇大战,辽军溃败,天祚帝逃跑,金军掳掠足了各种财物。

金国建立以后,便不断派兵骚扰北宋政权,并于年(靖康元年)攻破汴京,掳走徽、钦二帝,并废宋徽宗和宋钦宗父子为庶人。年金兵将徽钦二帝、后妃、宗室、百官等数千人连同各种奇珍异宝和天文仪器等押送到北方,囚禁到距离此处不远的五国城,北宋灭亡。

抗金英雄岳飞的抗金报国决心并未因此动摇,他继续和金兵作战,当他听说徽钦二宗被金兵押解到黄龙府时豪情万丈道:“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他立志通过北伐来收复失地,救出二帝。

实际上,这两个亡国之君后来被囚禁在五国城,也就是现在的黑龙江省依兰县的西北部。岳飞没有救出二帝,便被秦桧陷害冤死。

黄龙府历经金、明、清各代,农安见证了数个朝代的繁华和衰落,经过数次变迁,曾荒废成为蒙古族的游牧地,还曾被设为驿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