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段时间,伴随着三星堆文化的热潮,很多人对三星堆文化的源头产生了质疑,尤其是面对着数量众多、面孔西方化的黄金面具,以及古埃及文化中标志性的黄金权杖时,三星堆文化来自古埃及的论调甚嚣尘上。那么,黄金权杖到底来自哪里?事实的真相到底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图3-1三星堆黄金权杖及素描图如图3-1所示,“三星堆黄金权杖长厘米,直径2.3厘米,重克,出土于一号祭祀坑内。金杖原本是用捶打好的金箔包卷在一根木杆上,但木杆早已碳化,金箔至今保存完整。金杖的一端平雕有长46厘米的图案,共分三组:靠近端头的一组雕刻有两个前后对称的人头图像。人头面带微笑,头部戴有五齿高冠,两耳各垂着一幅三角形的耳坠;靠近杖内部的两组图案大致相同,上方是两只鸟头部相对,下方是两条鱼背部相对,鸟和鱼的颈部各叠压着一根似箭翎的图案。”以上这段内容来自百度百科的介绍,无疑代表了现代人的主流认识。然而依据北斗七星被赋予的“运于中央,临制四方,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记”等概念属性,与之关联的黄金权杖又岂能如此简单。
是以,正确认识和解读黄金权杖表面所刻画的图形符号,其前提就是前文第一节所讲的,体悟上古时代“天人合一”的思维理念,并代入华夏文明传承体系中“天人合一”的知识体系架构,从中不难发现整套图形符号所要表达的真实含义,详细内容解读如下:
第一部分:黄金权杖之五行属性
如图3-1所示,权杖的黄金外壳代表五行“金”属性。关于五行的概念,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中箕子与周武王的一段对话:“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滋润),火曰炎上(燃烧),木曰曲直(弯曲,舒张),金曰从革(成分致密,善分割),土爰稼穑(意指播种收获)。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基于五行之概念属性,权杖外壳为金,金从革,主兵,主杀伐;权杖内部为木,代表生命,成长。以金包木,暗含内圣外王之道。体现在黄金权杖的雕饰图象中,表现为保护成长期的鹑鸟,猎杀成熟期的大鱼。
对此,《黄帝内经.天元纪大论篇》给予了明确的解释:“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简单理解,什么时候生长,什么时候杀戮,皆遵循五运六气的自然界变化规律,此为天地之大道。对于这段解释,可能有人不太理解,为什么不让狩猎的对象再长大一点,为什么要限定生长周期呢?《黄帝内经》中继续解释道:“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物生谓之化:万物的生长是由五运阴阳变化造成的,称为“化”。物极谓之变:万物生长发展到极点而发生变化,称为“变”。简而言之,就是阳久生阴,物极必反的道理。是以,古人认为“生有时,死有序”,“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概因天道使然!
其二部分:五齿王冠之内涵:
图3-1右上角之人头图像。人头图象之上的五齿王冠乃王者身份的标识。王冠的出现与权杖的“帝权”概念相吻合,代表王者法令的制定者和出处。王冠的五齿暗含天五地六,五运六气之属性,与上古时代五运六气四时八节的时令周期相对应。其中五齿对应五节,五节代表一个周期,五节之后代表成熟圆满。至于王者面带微笑,那是面对丰收在即的喜悦。可能有人怀疑五齿王冠中的五行属性是否存在,关于这一点看看三垣之中的“五帝座”星足以证明上古五行思想的源头,《史记·天官书》称:“太微三光之廷,其内五星为五帝座。”《宋史·天文志》称:“四帝星夹黄帝座,四方各去二度。”《三皇本纪》载:“天地初立,有天皇氏,木德王,岁起摄提。”
是以,即言木德,金水火土自不例外,太白、辰星、荧惑、填星、岁星五大行星,古来就有之;即言五帝座,又设中宫和东南西北四方大帝,自含五帝轮回运转之意。《黄帝内经》中言:“天有五行,御五位。”御:控制,统御。五位:指东、南、中央、西、北五个方位。文中之意言天之五行,统御五方,既“五运”之由来,乃五帝座之本义。
图3-2图左为三星堆黄金权杖局部放大图和素描图图右为井宿星官局部星象图
第三部分: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箭羽
图3-2中类似羽毛状的图形,从局部纹理判断,当为羽。而结合整个组合图案来看,则代表了箭羽。姑且先从局部图案分析,观察羽毛的形状结构,上下两片平分,上有六孔片羽,下亦有六孔片羽,如此规则的结构形状,他想表达什么意思呢?关于这个问题,依然是本书开篇所谈的意识形态问题,想了解古人的想法,势必要代入古人所熟悉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模式。
在古代知识体系中,“羽”为五音之一,唇音。《礼记》曰:“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文中明确了五音之名,以及五音之象与君、臣、民、事、物的对应关系。至于为何这样设定,《礼记》又云:“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这就是“音”文的形成理论。之后又云:“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①;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文中之意,再次阐明了声乐之道与治世礼政之道的关系。
《礼记》之言,清晰明确的阐明了象、音、礼之间的对应关系,无疑再次印证了古代天人合一的文化体系,礼政乃人文之道,人文之道又法乎天地,天地之道又法乎自然。即是说,在传统文化体系中,万物之象皆有定数,皆在规矩之中。譬如古人常言“五音六律”,《汉书.律历志上》曰:“律十有二,阳六为律,阴六为吕”。仔细比对图中带有孔洞的羽毛,上六孔为阳,下六孔为阴,上下十二孔洞,正好吻合“律十有二,阳六为律,阴六为呂”的概念。
那么,图中“羽”形所代表的五音六律概念,放在权杖内整组刻画图案中,又代表什么具体的含义呢?《尚书.尧典》云:“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何意?《吕氏春秋.音律》篇说的更清楚:“天地之气,合而生风,日至则月其风,以生十二律”。所谓“天地之气,合而生风”即前文所讲的天五地六,天有五行,地有五运,五行御五方,五运生六气,此为五运六气之道。至于风生十二律,不过是日月五行运转之气体流动所衍生的音律概念。是以,五行御五方之音,五运生六气之律。与权杖顶端五齿王冠所诠释的五行五运概念完美衔接吻合。
至此,图中羽的概念已经很清楚,羽为五音六律之“羽”,对应“物”象。怎么理解这个“物”象概念呢?《易经.乾卦.彖辞》载:“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文中“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暗含日月轮回,运五行化六气,万物资始之意。从这个角度来判断,五音之“羽”所对应的“物”概念,当为“万物资始”之意。
在明确了局部图案“羽”的含义后,我们再来分析“箭羽”的含义。《周礼.冬官考工记.轮人輈人》篇记载:“轸之方也,以象地也;盖之圜也,以象天也;轮辐三十,以象日月也;盖弓二十有八,以象星也;龙旂九斿,以象大火也;鸟旟七斿;以象鹑火也;熊旗六斿,以象伐也;龟蛇四斿,以象营室也;弧旌枉矢,以象弧也。”文中明确记载了輈车之装饰结构与星象间的对应关系,其中关于“弧旌枉矢,以象弧也”之意,郑玄注:“《觐礼》曰:‘侯氏载龙旂弧韣。’则旌旗之属皆有弧也,弧以张縿之幅,有衣谓之韣。又为设矢,象弧星有矢也……枉矢盖画之。”贾公彦疏:“弧旌者,弧弓也。旌旗有弓,所以张縿幅,故曰弧旌也。云枉矢者,就旌旗张縿弓上,亦画枉矢於上……知画之者,以其弓所以张幅,幅非弦,不可着矢,以画於縿上也。”《文选·张衡西京赋》中曰:“弧旌枉矢,虹旃蜺旄。”吕延济注:“弧旌枉矢,皆星名,画以饰帜也。”
综上所述,“弧旌枉矢”中的“弧”“失”当为弧工之形,枉矢之意,而“以象弧也“中的“弧”,当为弧失之星。须知在上古时代,弧失之星与全天第一亮星“天狼星”两相对峙,想不出名都不可能。宋人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云:“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旺,射天狼。”此诗中的“雕弓”、“射天狼”就是古代广为人知的“弧失”星和“天狼星”,两星皆隶属于井宿星官之中
第四部分:在天成象,在地成形——鸟
以上,我们论述了輈车之上的“弧旌枉矢”与井宿“弧失”的对应关系,那么是否就可以证明黄金权杖上的“箭羽”同样对应“弧失”星呢?虽然说在上古天文体系中与弓箭含义相对应的星只有“弧失”一星,但从推理上来说,仍然不够充分。是以,我们继续看上文中关于輈车的描述:“鸟旟七斿,以象鹑火也”,文中之言说的比较直白,即鸟旟七斿之象,对应鹑火之次。《尔雅.释天》曰:“咮谓之柳,柳,鹑火也。”
由此可见,鹑火对应柳宿乃上古定制。然而在上古天地分野体系中,柳星张三宿被视为一个整体,对应三河之地,是以后人通常将柳宿、七星、张宿三星皆纳入鹑火之次的对应范围。不过根据鸟旟七斿之意分析,鸟旟当对应柳宿星官中的柳、酒旗两星宿。七斿当对应七星星官中的星、天相两星宿,至于七斿的概念当与七星星宿所占据的天关水府位置有关,详细论述在后文讲述青铜大立人天目冠时会重点解释。需要说明的是,轩辕星在上古代表中宫黄龙,天地主宰,到汉代才被纳入星宿星官体系,故七斿所对应的七星星官当不包含轩辕星官,但却紧密关联。
明确了鸟旟七斿与鹑火的对应关系,再回到黄金权杖上的图画上来,如图3-1中图案所示,箭杆掠过鹑鸟鸟颈。之所以认定图中之鸟为鹑鸟而非其它,概因古代惊蛰三候之一“鹰化为鸠”和谷雨三候之一“鸣鸠拂其羽”,皆以鸠鸟之象为时令参照的标本。以上说法,《吕氏春秋.纪.仲春纪》中明确记载:“仲春之月,日在奎,昏弧中,旦建星中……始雨水,桃李华,仓庚鸣,鹰化为鸠”。注意文中提到的“昏弧中”乃昏中“弧失”之星象;
《吕氏春秋.纪.季春纪》中亦云:“季春之月,日在胃,昏七星中,旦牵牛中……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注意文中提到的“昏七星中”乃昏中“七星”星宿,文中的“鸣鸠拂其羽”与前文中的“鹰化为鸠”相呼应,鹰化为鸠,口啄尚柔,不能捕鸟,言老鹰蜕变之初象;鸣鸠拂其羽,言鸠鸟追逐而鸣,鼓羽直刺上飞之姿态。
综上而言,图中鸟形当为“鸣鸠拂其羽”之象,对应昏中“七星”星宿;且前文中提到“弧失”之象,在孟春之昏象中亦被验证,在古代“弧失”、“弧”、“弧中”皆指井宿星官中的“弧失”一星。是以,前文中“箭羽”对应“弧失”的推论应该是正确无误的。
关于黄金权杖中箭杆掠过鹑鸟鸟颈的图象解析,需要补充的是,箭杆在整组图案中相当于权杖的化身,承担着“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记”的使命。箭杆掠过鸟颈,意味着黄赤道落点对应鸟颈部位,《史记.天官书》中明确记载:“柳为鸟注,主木草。七星,颈,为员官。主急事。”是以,箭杆掠过鸟颈,与七星星宿在鹑鸟中所对应的位置是完全吻合的。
至此,黄金权杖中的刻画图案和对应星宿的关系已经明确,即“箭羽”对应井宿星官之“弧失”一星,在朱雀七宿中对应“鹑首”之象;鸟形”对应“鹑火”星次,代表“鸣鸠拂其羽”之时令之象;“鸟颈”对应“七星”星宿,《尚书.尧典》中的“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其中的“星鸟”即对应“七星”星宿。如图3-3所示。
图3-3黄金权杖图案对应天文星宿图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6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