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新闻发布会在成都召开。年,四川省水质断面优良率排名全国第五位,被国务院评为贯彻落实河长制湖长制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今年8月国家最新的水质监测数据显示,87个国家级水质考核监测断面,优良水质断面84个,比推行河长制之前的年增加了21个优良水质断面,主要河流出川断面水质全部优良。
那么,四川省地表水水质持续改善的原因是什么?下一步还有什么具体举措不断巩固提升地表水水质安全?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李岳东作出了回答。
李岳东指出,成都锦江近二十年来水质一直处于V类或者劣V类的水平,最近两三年,成都市有关方面组织了一场水质达标攻坚。截至目前,四川省污染防治难度最大的锦江今年已经连续9个月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III类标准,锦江今年有望实现近20年来首次达标。
1-8月,全省水环境质量整体呈稳中趋好势头,创“十三五”以来同期最佳成绩。87个国考断面中84个已达到优良水质,优良比例96.6%,同比上升4.6个百分点,高于国家考核目标要求(81.6%)15个百分点;10个出川断面水质全部达到优良标准,劣V类断面全部消除。
在水质改善的背后,近年来主要做了两个“4”。
一是打好四场标志性战役。组织实施沱江流域治理成效巩固战,组织开展沱江省级河长巡河并召开专题会。印发实施了沱江年水质达标攻坚要点,充分发挥19名院士和沱江专家顾问团以及沱江研究所的智囊作用,对流域把脉会诊,科学治水。组织实施府河黄龙溪达标攻坚战。编制印发了黄龙溪工作方案,截至目前黄龙溪断面单月未出现劣Ⅴ类,黄龙溪断面由去年同期V类提升到今年III类水质。组织实施琼江污染攻坚持久战。实施了安岳城区破旧管网改造和新区截污干管建设、乐至县东门泵站雨污分流改造、安居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水质提升等工程,完成5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跑马滩和光辉断面稳定达到III类水质标准。组织实施重点流域枯水期保卫战。制定印发了琼江、流江河以及沱江重点小流域的枯水期水质管控方案,实现以时保天、以天保月、以月保季,全省枯水期水环境质量实现平稳过渡。
二是积极推出水污染防治四项创新举措。撬动政银合作破解资金难题,会同发改、财政等省级部门统筹各级财政专项资金,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先后与农发行四川分行、中国农业银行四川分行签订合作协议,未来3年为生态环境领域提供总额不低于亿元内融资支持。实现上下联动推动川渝共治。会同重庆市有关方面签订了深化川渝两地水生态环境共建共保协议,选择濑溪河、铜钵河开展治理试点。突出依法治污强化立法协同。以嘉陵江干流、渠江、涪江等流域为重点,组织开展了嘉陵江流域省内立法调研,推动与重庆市开展嘉陵江流域跨界协同立法工作。持续做好预警预判。充分用好用活“五个一”机制,做到断面有人盯、随时盯、精准盯、有效盯,第一时间对水质下降断面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断面水质稳定改善。
“五个一”机制
“一日一提醒”,即每日对水质下降明显地区提示提醒;“一旬一指导”,即每旬不定期组织专家赴相关地方实地把脉指导;“一月一通报”,即每月对全省水环境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进行通报;“一季一分析”,即每季度召开全省水环境质量形势分析会议总结分析工作困难及措施;“一年一考核”,即每年对全省水污染防治工作开展自查评估,将水质改善情况纳入各项目标考核。
来源:四川观察、四川发布、四川生态环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