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们忙着打扫卫生
许继刚焦裕理封面新闻记者席秦岭雷远东实习生马靖高杰
8月19日,天放晴。此前,成都市双流区黄龙溪古镇经受了一场暴雨的洗礼,受损严重。为了恢复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秩序,这几天,上千名志愿者和工人奔赴黄龙溪古镇,清掏淤泥,冲洗古镇。
曾经的游人如织,流水孱孱、打水仗的尖叫声此起彼伏。如今,已被机器的轰鸣声和嚣闹声取代。古镇,俨然一个大工地。一辆又一辆清淤车,在青石板的街道上穿梭,运走一车又一车的泥浆。高压水枪有力冲刷着地面,冲走浑黄和褐色的泥,裸露出红砂石、青石板的原貌……
工人们忙着清淤
成都市双流区文体旅创意产业联合会秘书长陈颖是一名志愿者,她和小伙伴们挨家入户,统计商家的损失,了解商家的诉求。
“本以为,大家灾后很哀伤。没想到,商家们没有抱怨,只有奋起清淤,忙着灾后重建。”她说,她们想好的那一套心理建设的说辞已经用不上了。她相信,一周或者半个月后,归来的黄龙溪古镇,依然美丽如初!
古镇到处都忙着洗刷刷
清淤
76岁裁缝师傅和儿女啃馒头喝矿泉水
正街是距离河边最近的一条街,暴雨中,雨水灌进房屋,水面差不多淹到了第二楼。
76岁的代长安在这条街开了一家裁缝铺子。古老的房子里,铺陈着一些棉绸花布,右侧的墙角,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水。闲不惯的他,舍不得丢下干了一辈子的手艺。日常,夏天打棉绸衣服,冬天做花棉袄。赚几个钱,对他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有所乐。
暴雨来袭,把他的这间铺面几乎都淹没了。花布、矿泉水瓶,在激流中被冲击得东倒西歪。洪水消退后,他的铺面已经面目全非。
8月17日,在双流城里上班的女儿、女婿和儿子全都回到古镇帮忙。他们用铁揪撮走淤泥,在旁边的消防栓接出一根水管子,用盆子、桶接水,一趟又一趟地提回铺面,将满是泥泞的矿泉水和饮料洗干净,将地上的淤泥冲干净。
8月19日下午三时许,屋内整洁又明亮,与周围散发着臭气的淤泥形成鲜明的对比。他们才稍作停歇,坐在干净的门槛上,啃着亲戚专程从成都市武侯区金花镇送来的白面馒头,就着刚冲洗干净的矿泉水将就了一顿。
清洗被泥浆包裹过的东西
洗鞋
美女老板儿刷掉绣花鞋上的泥巴只为心里好受点儿
扎着麻花辫的刘小姐在黄龙溪古镇开了三家鞋店,平时卖棕垫鞋、绣花布鞋等。暴雨,让她家几千双鞋泡了汤。
从8月18日起,她从泥堆里扒出一双又一双绣花鞋。望着脏不可耐的鞋,一阵刺痛袭上心头。“难道我就把它们当作淤泥任人铲走埋掉?”刘小姐喜欢她购进的每一双鞋,她不情愿这样处置她的鞋。于是,她找来一个硕大的脚盆,在一个漏着水的消防检处接水,坐在一个小板凳上,埋着头,用刷子费力地将鞋上的泥浆洗刷掉。她的跟前,堆放着如山般刚清洗干净的布鞋。
“全是新鞋子,丢了太可惜。洗出来,干干净净的,也不会有人买。”“送人?这么奇怪的样子,估计都没有人会要。”当下,她还没有为这批受损的鞋子找到出路。但是,她依然深埋着头,一双又一双地刷掉包裹在上面的泥浆。她说,或许,洗干净的鞋子,会让她的内心会更好受一点吧!也或许能让她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3岁的果果一起帮忙清洗古镇
重启生活
龙眼酥店已对外营业爽快给买主打折
在真龙街,游记龙眼酥店已恢复了营业。
8月19日下午4时许,一位附近的住户前来,称了两盒豆豉和一盒红豆腐。“老板,多少钱?”“69元钱,你给60块就可以了!”面对不多的买主,老板爽快地给了一个不错的折扣。
紧接着,又有一个买主来称了一些豆豉,她家再次进账73元。临走时,这个买主感慨:你们还好,在这场暴雨中没有遭到损失。
率先恢复营业的店铺
老板告诉封面新闻记者,她家在黄龙溪古镇开了两家铺子。离河近的铺子被淹,受损严重。离河远的铺子,完好无损。这两天,全镇人都投入到恢复重建中,她家下游的铺子也在清理中。19日上午,她干脆打开上面的铺子,对外营业。中午,为在另一个铺子里清淤的工人煮饭吃。
“坐着也是坐着,还不如把生意做起来。”老板儿说,这几天,黄龙溪古镇来了很多工人和志愿者,这些工作人员有时会上来买些糕点充饥,生意虽然不好,但总能满足一些人的需求。
邮政抢出四封大学录通通知书
当地分公司增派11人投递邮件
8月19日下午,川龙街,黄龙溪邮政代办所里,好几名工人忙碌着。温宗蓉从东岳村赶过来,收取她网购的吊菜机器。机器外的包装纸盒已打湿,好几个地方破损。温宗蓉仔细检查了以后,决定退货。
邮政代办所里积压的快递
在这个代办所里,积压着六七百件快递。为了让这些快递尽快签收,代办所的工作人员唐先生不停地打电话,通知快递的主人。这些快递,有的收件地址是村委会,有的是结算点,也有的需送到主人家门口。
暴雨袭击,把唐先生搞得措手不及。古镇上七八十岁的老年人都说,他们没见过这么大的雨。是啊,那天下雨,水漫进了邮政代办所时,谁也不会想到,水位还会持续上涨,差不多淹了一层楼的大半。
邮政恢复工作忙着送快递
水漫进屋时,唐先生机智地将地上的快递转移到高高的货架上。只是,水位上涨的速度太快。紧接着,他又将这些快递从货架上搬到二楼。这个期间,他抢救了四封大学录取通知书。8月19日,中国邮政双流分公司派出11人前来帮忙复工复产,分成三个组,出动三辆邮车,将积压的邮件和包裹投递到东岳村、古佛村和加和村。
本文由封面新闻原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