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诗奥义的思考文/黄龙“奥义”不显则不成诗!诗是“两个板块”的奥义碰撞的接合体!风马牛不相及的二种物体结合,就需要“奥义”的相似度来帮忙,而非胡乱拼凑。如前不久看到的“我的鹰是一块铁”,这诗的意象同样是由“两个板块”组合而成的:鹰和铁。那么,怎么检验它们的奥义是否“血型”相合呢?有没有有悖奥义呢?接下来请看:这是两个奥义不同的“板块”,被强扭在了一起。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所以这诗咀嚼不得。鹰是鸟类,骨头是中空的,其奥义含的是“轻”,而铁特别是一块铁,是实心的,所含奥义是“重”,强行二者组合,还能飞起来吗?不一头从天上栽下来才怪了!对奥义把握越精准,诗便越玄妙神奇!比如“拿到冠军奖金的喜悦/此刻/如一张从十层楼被风刮下的玻璃/“哐”一声,在地上摔得粉碎”,这意象是“喜悦”与″玻璃“这两个“板块”组成。那么它们的奥义契合不契合呢?我们来分析一下:玻璃是透明的,遇到阳光便显得很灿烂且没有阴影;而喜悦,也是灿烂没有阴影的,像在阳光下。它们之间所释放出来的奥义,是那么相同,几疑是一体了,甚至摔在地上的味道也非常相似,让人产生“血型”很符合的玄妙感觉,二者像一母所生。所以主体“喜悦”借奥义与玻璃形成了可感可触可摸得实质感,次体“玻璃”的奥义依附主体奥义而有了意义……现在回头去看“我的鹰是一块铁”是不是黯然失色毫无灵性了呢?一点浅见。不明白诗的奥义对诗的作用,就是对诗的无知!以为写几行分行文字就是诗,哪有那么简单?更有甚者,许多无良“淘金者明知自己无诗才,偏偏都扑向了诗歌这条“河床!无序开采,已让人们对诗歌的认识毁掉了“三观!也不管诗歌女神愿不愿意,直接用分行文字的绳索对她进行“五花大绑!比强盗还强盗!还有,那些一个劲儿嘚瑟的,可悲的是不明诗不明己,最终不过是过眼云烟尔!诗是艺术,是最高智慧的产物!人们读诗,总怀着一种预期,希望能从中得到一些令人脑洞大开的惊喜。如果次次失望而归,会让大众对诗的认识产物偏差。写诗是要有诗内本事也要有诗外本事的,二者合二为一,巧夺天工方能写出真正意义上的好诗!这里有个例子对现代诗歌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韩国的天气预报始终只有一句话:今天全国有雨。千篇一律——这是小国小气象!而纵观当今的一些诗歌,也与此十分相似!灵活多变呢?大气象大格局呢?这是不是与上面那个天气预报没有什么区别?所以,诗不以短而格局小,也不以长而格局大。诗是有生命和灵性的,你把它写成一个木疙瘩,能吸引人吗?另外好的诗歌是很凝实的,风不能透,水泼不进。而不是当下那些许多分行文字的松松垮垮,可以任意增减……上面文字非一遍写成,只是平时零星的一点思考,难免逻辑不严密,衔接不顺畅,见谅。重庆诗人黄龙黄龙,真名李向明。现供职于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有数十篇诗歌作品在《文学沙龙》《一度诗歌论坛》《超人小语》和《当代诗人》等网络平台发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