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二拍”是中国文学史具有划时代的代表,它包括两名作者的五部作品——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以及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二拍”说的就是凌濛初的两本拟话本小说集。
“三言二拍”的作者皆思想矛盾宋元时期的文人将民间曲艺工作者(曲艺是20世纪中叶以后的叫法,但曲艺的小名儿“民间说唱艺术”一直都在这么说着)的表演台词,或者全部复制或者进行小范围的编辑,形成了话本小说。如果文人的介入程度再高些,就是拟话本小说了。
凌濛初明清时期是我国小说发展的高峰,以四大名著为例,除了《红楼梦》属于纯文人作品外,其他三部都受曲艺(民间说唱艺术)的巨大影响。四大名著属于长篇小说,“三言二拍”属于短篇的拟话本集了。
无论是四大名著还是三言二拍,既然它们的根基都属于民间艺术,也就是老百姓的艺术,向来不受主流精英的待见。四大名著还好些,牌儿大。三言二拍在某种程度上就不受待见。不仅仅小说,就是其他艺术形式,不也有人经常说,这个落后、那个不适合时代嘛。其实,适不适合主要是看受众的感受,而非他个人的评判。
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至少,艺术的生活是把生活高度浓缩,从常年的平庸中捡取一些闪光点罗列之。
小说作者的思想或生平必然会渗入作品之中。无论是四大名著还是三言二拍皆是如此。例如“三言二拍”的作者都生于万历时期,卒于明亡清初时期。凌濛初卒于年、冯梦龙卒于年。他们的作品必然带有对他那个时代的人、情、事的一些感悟或批评。
从作品看,冯梦龙、凌濛初的思想都非常矛盾。例如有人说他们反封建、反帝王、反官僚,但他们的作品里却有许多对君王的爱戴、这个朝廷的爱戴。例如有人说他们讴歌自由、倡导爱情,但问题是他们的作品中同样有着对封建社会文明的维护和坚守。
这是为什么?
其实原因很简单,他们都处在“新旧社会的交融期”,也就是“晚明化社会”。
晚明化社会下的唐伯虎、文征明与凌濛初“晚明化社会”的核心不在于经济高度发展(批评者称之为畸形发展)而在于社会转型。社会转型的典型现象就是崇祯亲口说的“官场如商场”。对于晚明化社会问题,我从年就不断地说。特别是在拙著《白银帝国:翻翻明朝的老账》《玩死的帝国:唐伯虎与大明娱乐业》和一二百篇文章都在大谈这一问题。
要说的内容太多,我只捡与此文完全相关的内容来谈。
其一:晚明化的社会特征已经由传统的儒家道德秩序,变成财富大小评价秩序。
因此,忠君、忠于孔孟其实都变成忠于财富,以忠君、忠孔孟作为维护忠于财富的手段。这也就是晚明是“党争”之激烈、复杂、无底线、无好人的根本所在。
其二:晚明化的社会特征的转变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因此,是先江南、沿海,再农耕区
比如像唐伯虎、文征明等人所在的苏州地区,“晚明化特征”在弘治(孝宗)时期就已经非常明显。除苏州以外,江南地区的许多城市都出现了类似情况。为何?经济的深入以及各种好看好玩好吃的享受随之而来,大凡来到江南地区的官员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种享受,随着官员的升迁,这种风气逐渐带到其他地区。最终,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感染”某个地区。其三:晚明化只是社会特征,它代表的是“大部分人或主流精英”,但并不代表“所有人或所有精英”。正如与唐伯虎称兄道弟的文征明及其文的父亲文林等就不具备“晚明化特征”。
同理,在“明亡清初”之时,“晚明化社会”已经处在巅狂时期,却同样有许多文人像文征明那样保持着自己的“传统理念”。例如上文提到的茅元仪、本文提到的凌濛初。他们和文征明一样,都在努力抵挡“晚明化社会”的来临。
当然,个人阻挡不了风气,但作为一个有理想、有志向、有底线的人来说。抵挡不了并不代表不抵挡,在这点上我更佩服凌濛初,茅元仪虽然悲壮凄惨就像陆游那样让人唏嘘不已,但我更希望他能活着,待到战死沙场时岂不快哉!
文征明只是在抵挡苏州甚至整个江南地区的“晚明化”,本文的主人公凌濛初则用自己的鲜血、生命捍卫自己的传统的儒家三观问题——天下、社稷、君王。
凌濛初与茅元仪皆死于信仰凌濛出生于万历八年(年),卒于大明灭亡之年崇祯十七年(年)。他的一生有多重身份,他既是一位没落的大家族成员(凌濛初家族排行“十九”),又是颇有资财商人之后,还是一位印书出版业的技术人员。因为前者,他的家学背景和积淀非常雄厚,就像上文“悲社稷痛念孙承宗,《武备志》作者茅元仪醉死杜康前”中的茅元仪一样,甚至比他还要深厚得多。
茅元仪醉死于年,凌濛初自杀于年。
他们所处的时代是一致的,大方面说都是晚明化社会,在对待晚明化社会上,凌濛初更像是文征明;茅元仪更像是唐伯虎。
茅元仪很潇洒,秦淮河畔的歌舞、美姬相拥相眠,这点和唐伯虎很类似,都是一种“把眼泪和心中的痛化作强颜欢笑”,茅元仪的家世背景和财力比唐伯虎强多了,所以,《武备志》的作者茅元仪娶了不止两三位秦淮名女。但一经有了用武之地,立刻奋勇上前。跟随着孙承宗纵马辽东,一生都想在直捣黄龙中马革裹尸、效命沙场。
凌濛初的一生都是在考试中、做买卖中、收集各种文学作品并将其进行升级整理。显得并不潇洒,这点和文征明很类似。但文征明病死在讲台上,他的博大让江南学子为之倾倒。凌濛初之死非常悲壮,为了实现他古儒家的志愿,他愿以自己的性命为万千百姓谋取“活”的希望。这点其实很多人做不到。晚明文人纵酒悲歌而死,秦淮美女相伴:山人茅元仪与《武备志》伯乐孙承宗辞职,《武备志》作者茅元仪辞职,却躲过了觉华岛之败以《武备志》茅元仪醉酒暴卒为例,谈3个原因致大明党争激烈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