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黄龙 >> 黄龙优势 >> 正文 >> 正文

武昌古城十三山依山势水形而建的武昌城

来源:黄龙 时间:2023/2/11
北京皮肤病中医医院 http://m.39.net/pf/a_4780753.html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的这两句诗,使“江城”成为武昌的别名响誉海内。其实武昌不仅是一座有水的城市,更是一座依山势水形而建的城市。武昌建城之始,就是将城堡建在临江的黄鹄矶上,此后每一次城市的扩展都是沿蛇山展开,明武昌城城围20华里,除西边城墙耸立长江边外,其余东、南、北三面城墙用五座山连接起来:凤凰山、螃蟹岬、蛇山、梅亭山、萧山,而蛇山纵贯全城,这种格局在全国古城中绝无仅有,因此古城才有“九湖十三山”之说。

武昌古城十三山也有不同的说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说法是指“七山、二岭、三坡、一岬”。七山是黄鹄山、蔡东山、高观山、胭脂山、花园山、凤凰山、梅亭山;二岭是巡道岭、芝麻岭;三坡是黄土坡、鼓架坡、察院坡;一峡是螃蟹岬。

另有一说法,十三山是指黄鹄山、蔡东山、殷家山、高观山、棋盘山、炮架山、崇福山、凤凰山、胭脂山、一字山、珠石山、梅亭山、萧山。两个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细细比较,除“萧山”意见不同,“一字山”,“珠石山”有些牵强,芝麻岭无山岭以外,其它倒也大体一致,因此,下面的叙述就以第一种意见为主,剔除鼓架坡、芝麻岭,添加崇福山、萧山。

`

武昌古城北部及蛇山十座山位置图(高清图可点击放大观看)先说“黄鹄山”,“蔡东山”,“高观山”,今天统称蛇山。

蛇山,全长米,宽50至70米,垂直高度约57米,面积1.14平方公里。因山型似渴饮长江之巨蛇,故俗称之为蛇山。蛇山西抵长江,与汉阳龟山隔江对峙,东止大东门与长春观相望。历史上蛇山有过许多名字,最早的名字是“黄鹄山”,来源于民间神话传说。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讲到黄鹄山时说:“昔有仙人控黄鹤于此山”,古时“鹄”,“鹤”通用,黄鹄也可叫做黄鹤,也就是民间流传的“仙人乘黄鹤飞天”的故事。这也是常说的“以仙为名”。另一种说法则是以山为名。在蛇山头前方有一大石矶,站在石矶上可以看见上游不远处的古鹦鹉洲有天鹅飞舞,因而叫“黄鹄矶”。山以矶名,蛇山也取名为“黄鹄山”、“黄鹤山”。又因有诗句“有黄鹤腾紫竹间”,也叫过“紫竹岭”。元朝时称“长寿山”,明朝时被誉为“金华山”和“灵山”。首先用“蛇”来描绘山形的是南宋诗人陆游,他在《入蜀记》中说:此山“缭绕为伏蛇……”。蛇山之名还有一说法:明成祖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而夺取天下。为证明他夺取皇位的合法性,自称真武大帝下凡,并于永乐十年在武当山大修庙宇,因龟蛇是玄武精神的化身,于是开始供奉龟蛇。湖北巡抚王俭为迎合朱棣,于是改“大别山”为“龟山”,改“黄鹄山”为“蛇山”,从此便有了“龟蛇锁大江”之说。由此可见,至少在明朝初年,就有蛇山之名了。

明末天启五年(公元年),张元芳游记中记载:“登大别,睇晴川,一望龟蛇相对,山川绣,人烟鳞集,洵洋洋大观也。”此后“蛇山”一词多见于文人诗篇文章之中。清乾隆《江夏县志》已载有蛇山地名。在年《武昌省城最新街道图》正式将黄鹄山、蔡东山和高观山统一标名为“蛇山”。现今在黄鹤楼剧场上方,武昌长江大桥引桥旁的一块岩石上还刻有“蛇山头”三大字。(关于蛇山的其它内容见前篇“蛇山夜话之四:蛇山—武昌古城的脊梁”)

风凰山,位于武昌古城西北,东至今得胜桥街,西接解放路,南临湖北省实验中学,北临中山路,海拔高度约45米,面积0.02平方公里。凤凰山虽小,但来头颇大。公元年至年,曹操、刘备分别称帝,三分天下已成。公元年,有奉迎者上奏:夏口城北山上有“凤凰来集”,展黄龙(指螃蟹岬)、凤凰并现的祥瑞之兆,劝进孙权称帝。孙权顺势登上帝位,建立吴国,史称“东吴”,年号黄龙。凤凰山因此得名,至今已有年。(年的《江夏县志》记载:凤凰山在县城北,吴黄龙元年(年),凤凰来集,故名。)凤凰山紧挨武胜门,是武昌城北的唯一门户,在军事上为武昌要塞,有“欲制武昌,先制蛇山,欲制蛇山,先制风凰山”之说,武昌首义时革命军就曾在此设立炮兵阵地,封锁对面汉江口一带的江面。

凤凰山是清代武昌十景之一,有孟宗哭竹生笋和孟母墓等景点。中国二十四孝中的“哭竹生笋”,讲的就是孟宗。

孟宗,三国时吴国江夏人,幼时丧父,孟母做针线活挣钱供他读书。一年冬天,孟母病重,医生说要用鲜竹笋熬汤治病。适值严冬,遍地冰雪,哪来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凤凰山竹林里,扶竹痛哭,泪洒雪地。少顷,地面裂开,只见数只嫩笋破土而出,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来,孟宗做了吴国的渔吏官员,他为孝敬母亲,亲自到河里抓来几条大鱼,腌干托人带给母亲,孟母为教子为官清正,修书一封:你身为鱼官,寄鱼给母,百姓会认为你以权谋私。连同腌鱼干退了回去。孟宗当了三年鱼官,孟母竟三年不吃鱼。后来吴帝要提拔他当管粮食的官,孟宗当庭跪辞不受:我做了三年鱼官,我母亲三年不吃鱼,我如果再当粮官,我母亲岂不要饿死。孟母逝世,孟宗正随吴主在前线军中。当时吴王规定:战争期间,任何人均不得离开军营,违者处斩。孟宗为了尽孝,私自离营跑回家中安葬母亲。吴王闻之大怒,命执法官将孟宗推出斩首,众文武官员纷纷为孟宗求情。吴王才以大孝之人,“下不为例”,放过孟宗。孟宗最后官至吴国司空,死后葬于武昌城外的双峰山。后人为纪念他,在双峰山修建一祠堂供奉孟宗的灵位。

孟母死后葬于凤凰山,坟墓周围有短墙,当中的碑房上题“吴司空孟母墓园”,旁边立有“孟宗哭竹生笋处”石碑。可惜的是这两处彰扬“二十四孝”的景点,在年武汉保卫战期间均被日寇飞机炸毁。

花园山,位于武昌胭脂山和螃蟹岬之间,与凤凰山,螃蟹岬呈三角鼎立之势,昙华林从它们中间穿过。花园山全长0.9公里,面积约0.1平方公里,最高处约30余米。我们今天所说的花园山历史上其实是两座山:崇福山与花园山。年《武昌省城最新街道图》上清楚标明:医院为界,西边的为崇福山,东边才是花园山,而且花园山的面积比崇福山要大得多。清末民初以后,因花园山无论是“名”还是“实”都盖过崇福山,后人才习惯地把两座山合在一起叫花园山。“崇福山”,原名“崇府山”,在今武汉市儿童福利院处。明永乐年间,楚昭王朱桢封第五子朱孟炜为崇阳靖简王。朱孟炜嫌崇阳之地偏僻不好玩,便赖在武昌城里不走。楚昭王出于溺爱,于是在武昌城北给他建了个崇阳王府,王府后面的小山便取名叫“崇府山”。

而“花园山”一名另有来历。清乾隆五十八年(年),有刘姓医院住院部之处修建“霭园”,俗称“刘家花园”或“刘园”。在《年湖北省城内外街道总图》上,清楚标明“霭园”在崇福山东边几百米的地方。霭园面积约数十亩,园内堂、榭、亭、轩,花草树木皆依山势修建、种植。有“来鹤”茶室,有“梅苔荷露山房”,有“吸江”、“春草”二小亭,最吸引之处是山麓高处的“佳山草堂”,堂前有一门联:“挹朝爽西来,杯底岚光飞隔岸;望大江东去,檐前帆影度遥空”。在堂前小歇,可坐揽山川,遥观江湖。昙华林居民喜好种花,每到春暖花开或金秋九月,游客络绎不绝,到此赏花、买花,久之武昌人就把此处叫作“花园山”了。咸丰初年,霭园毁于太平天国战争,但花园山一名沿用至今。

螃蟹岬,也叫“黄龙山”,位于武昌区昙华林与中山路沙湖段之间,山体东西长米,宽50至60米,面积0.10平方公里,海拔57米。螃蟹岬因其东端地势呈蟹钳形,故名。公元年,孙权登上皇帝宝座后,取东龙西凤之说,将今得胜桥以东山体定名为黄龙山,得胜桥以西的山体定名为凤凰山,以此作为吴国的龙脉所在。因此螃蟹岬也叫“黄龙山”。

朱元璋打下武昌后,刘伯温到此察看,认为武昌确有王气,而龙脉所在就是螃蟹岬。为防后患,明洪武四年(年),江夏侯周德兴在扩修武昌城时,北边城墙至螃蟹岬跨山而筑,将其一部切在城外,藉以斩断龙脉,破解武昌城的王气。因而民间流传螃蟹岬“城内九分,城外一分,龙头在外”之说。到清朝中叶,螃蟹岬东边段曾有一座规模不小的寺庙——“昙华林寺”,环境优美,香火旺盛。清同治三年,武昌府教授刘溱在《重游昙花林小记》中描述:一到昙华林寺,则“雾市绝尘,烟岚枕郭,鸟声破午,云净天高,花香压衣,石细路古。去寺半里许,微闻斋鱼发声,铜鸟啸风,经声出幢,松阴帀地,早已尘氛顿释,道味默生矣”。据华中师范大学严昌洪教授考证,“昙华林街”一名的就来源于昙华林寺。可惜在清咸丰四年(年),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武昌城时,与其它道观、寺庙一道被太平军焚毁。

此照片为年昙华林文华书院校园,背后远处是螃蟹岬上的古城墙(可点击原图放大观看)胭脂山,又名“鞭指山”,位于蛇山之北,西起横街,东到棋盘街,南临民主路,北向粮道街,与花园山相望。东西走向,全长约1千余米。东部山体稍高,最高点海拔为约50米,面积约0.08平方公里。据清同治八年(公元年)《江夏县志》记载:“在县城东北,山脊皆石,色赤如胭脂”,故名胭脂山。在民间流传着“胭脂山”来历的另一神话传说:话说当年南海观音赶赴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途中停下来休息,在化妆时,不慎打翻了胭脂盒,胭脂盒掉到人间,化作一座小山,名曰胭脂山。

年以前,从粮道街到民主路因胭脂山的阻隔无道可通,只能经履坦巷翻山到达民主路。为疏通胭脂山南北交通,当时的“湖北省建设厅”于年将胭脂山劈成为东、西两段,并拆除山南边的原巡抚衙门,修建了一条南北向的通道,全长米,宽10米,取名“胭脂路”。医院住院部,中横贯粮道街,南连民主路,过蛇山武昌洞直到阅马场,成为武昌古城中又一条南北向的重要通道,对发展经济、方便生活起了重要作用。年,武汉市、武昌区政府在建设“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时,医院的围墙和部分房屋,使胭脂路向北跨过花园山直达昙华林街中段,这样在空间上就把昙华林与首义广场连接起来了。

巡道岭,因巡抚衙门在附近而得名,位于今粮道街东段武汉中学门前,是胭脂山北麓的一段坡地。站在武汉中学门前向东西两端看,这里是这一带的最高点,在古人眼里,这就是一道山岭了。解放前粮道街分为两段,以胭脂路为界,东段为巡道岭,西段为粮道街,解放后两段合一才统称粮道街。

察院坡,在今民主路横街头至司门口一段上坡地,因附近有按察院而得名。清末,一些新、旧书商集中在察院坡一带开店,形成武汉三镇最早的文化街。年,一些书商适应科举需要,在此开始出售经、史、子、集和“国墨”等类木刻板书。湖南新化邹代均、邹永喧父子在此开设了我国最早地图社——“亚新地学社”,先后出版过30多种编印准确、精美的地图和地理书刊,后在察院坡与横街头相交处自建营业大楼开店营业。解放后,亚新地学社与另外几家地图社共同组建成“中国地图出版社”。

武昌古城南部的三座山—梅亭山、萧山、黄土坡(可点击原图放大观看)梅亭山,位于武昌古城东南角,起义门东边,因山下有许多梅姓人家又名“梅家山”。梅亭山一名的来历不祥,在武昌古城历史地图上也见不到此名。倒是有的地图上标注有梅家山。此山东西长约米,南北宽60至70米,垂直高约25米。明洪武十四年(年),楚王昭朱桢就藩武昌后,在梅亭山建“封建亭”,并筑台遥拜南京以示不忘父皇之恩。从此“楚望台”代替梅亭山成为此山的山名。清末,清政府在这里建造了远东最大的军械库——“楚望台军械库”。军械库的遗址在今中船重工七零一研究所的西北边。昔日远东最大的军械库,半个多世纪后成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摇蓝。年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将“楚望台军械库”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保卫武汉长江大桥,解放军在梅亭山设立了高炮阵地。年为迎接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周年,打造“楚望台遗址公园”,部队将此地移交给武汉市政府。武汉市政府对起义门进行重新修缮并向东复建了一段近米的城墙。为了集中展示武昌首义文化,年10月由中国书法家协会、湖北省文联和中共武昌区委、武昌区人民政府共同策划,在梅亭山建设“首义碑林”。

萧山,位于武昌古城的保安门,是晋朝萧丹隐居处,山下的萧山矶是古代水军渡江之处,直至近代还有迹可寻,是一处历史遗迹。但有人认为萧山在城外,不在城内,因而不能算在十三山之内。但是笔者在明代楚王府地图上看到萧山就标注在城内。年《湖北省城内外街道图》上,在保安门外标有萧山矶。综合分析明初拓建武昌城时保安门一段的城墙就建在萧山上,故而萧山在城内,萧山矶在城外。随着城市的发展,萧山今天已无踪迹。

黄土坡,在今首义路北段,武汉市第39中学门前一带,因整个地势是东高西低,从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义校区西侧到原长湖高低落差20余米,又因土壤是黄粘土,故名“黄土坡”。清末从武珞路至张之洞路这一段就叫“黄土坡街”,街两旁是清军驻扎密集之地:其东侧有步队十六协(一协相当于后来的一个旅),讲武堂,测绘学堂,西侧有将裔学堂。步队十五协和工程八营也路南不远处,辛亥武昌首义成功后,黄土坡街更名为“首义路”,以纪念武昌首义之历史功绩。

说完了“九湖十三山”,该说说“还有一道黄河湾”了。以前只听说武昌城有一道黄河湾,但是并不知道位于什么地方,直到笔者有一次仔细查阅年《武昌省城最新街道图》时,才发现黄河湾在中和门正街中段,是紫阳湖至通湘门的一段排水渠,水渠与中和门正街交叉的地方修建有一座飞凤桥,湖水从桥下流过,流经通湘门旁的水闸汇入城外护城河。

古武昌城的南部因原是古南湖淤积而成,因而湖多而山少;其北部因武汉的龙脉穿行而过,故水少山多。九湖中城南占其七,城北有其二;十三山中城南仅有二而城北占其八,中间的蛇山有其三。武昌的山有自己的特点,与长江沿岸的古城都不一样(如重庆、南京),山多而不高,城内的山大多高20~50米,城外的山最高不过余米。古城的人依山而居,踏山而游,出门遇水,举头见山,真是一座山水园林美城。

以自然山水的名字为街巷地名,是武昌老地名四大特点中的第二大特点。

作者简介

刘翔,祖居武昌大堤口,年4月生于武昌宜孝巷。三岁上候补街郎家巷幼儿园,七岁进候补街小学,13岁分配到粮道街武汉市第33中学上初中。年留校任教师,年任文华中学校长。年调三道街武昌区教委任副主任。年调司门口武昌区人民政府任办公室副主任。年在中山路被选为武昌区政协副主席。年退休住积玉桥。年主编《武昌老地名·街巷地名篇》、《武昌老地名·人文地名篇》。一个生在武昌,学在武昌,工作在武昌,退休养老在武昌的老武昌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