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马黎
夕七时往会耿君游湖,苏堤柳阴,湖风极美,一凉到骨,居杭三十年所未有,谈至十时忍渴归。连日腹疼,晚服藿香正气丸。
吹吹西湖边的风,就要着凉。
冒雨,不料遂安路、保俶路皆积水过胫,此住杭州三十年所未见者。途中无电灯,幸十时余到家,未仆,未出事故。七十三岁人冒此险,若淑昭尚在,不知云何。幸夜眠,未发烧。
保俶路积水,如今很久没有了吧?
这个73岁还要冒险蹚水回家的老人,叫夏承焘。
十二册,近万字,耗时12年——不,快30年了,这个月,《夏承焘日记全编》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日记稿本
温州人夏承焘,属于大众学术明星,一说名字即知,但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他是一连串高大的身份——中国现代著名的词学家、教育家。毕生致力于词学研究和教学,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有“一代词宗”之称。
这位杭州大学中文系教授,在杭州住了30多年,我们对他的日常生活,饮食习惯,情感交往,几乎一无所知,只有在此前出版的《天风阁学词日记》中,经由“学词”这个专深的主题,探得一些角落,却还是离得很远。
在《日记全编》整理委员会的顾问名单中,吴战垒、吴熊和、陈铭,三位先生的名字加了黑框,已离世。近30年的文脉接力,我们才得以完整看见夏承焘青年、盛年、晚年的个人生活史。
从年元日,到年8月13日——目前能找到的最后一篇日记,夏承焘写了70多年。
这不是一个养在书斋里的“大师”。爱慕邻居,表白失败;朋友落难,两肋插刀;从小体弱多病,发誓做个时间管理大师,仔细记录每一次量血压的数据,羡慕康德可以不结婚活到80岁……除了读书札记、治词方法、治学方法、作品存录、唱和纪要之外,他大量记录时政要闻、百姓生活、地方风貌、朋从交游、人物述评、山川游览,以及历史变革中知识分子的心态。生活必需品、娱乐、药方等物价不同时期的纪录,反映了特定阶层在不同社会阶段的社会待遇。《夏承焘日记全编》的学术价值,超过了他任何单本的学术专著。
一九七四年夏承焘、吴无闻于杭州黄龙洞(吴常云摄)
记日记70年,编日记12年。
评价和书写人,有官方的宣传视角,容易造成刻板印象,日记,呈现的是相对真实的私人视角。日记所记录的亲身经历和见闻,有直接的史料价值,是历史学,可以为治史者所重。琐碎的个人生活,以及对当时人事的看法,串珠成链,我们可以深刻内观夏承焘的学养风范如何养成。
从连续的、看似琐细的记录中,时代的细节,越来越清晰。历史的框架,我们都知道,消失的是毛茸茸的细节。回忆随风而逝,日记保留了现场——当然,作者会有所保留,选择能说的部分。
“当代人很难处置自己的历史。”主编吴蓓觉得,夏先生走了以后,到现在,时间跨度其实还不够长,所以,《日记全编》虽然耗时十多年,但出版其实并不晚。历史和当代人之间,需要有一个审视的距离。日记的价值,需要漫长的时间去消化,去理解。我们能做的,是尽量保留原来的样子,读者自有判断和想象。
《日记全编》发布会前夕,吴蓓和责编路伟拜访游修龄,农史学家,他是夏承焘原配游淑昭的弟弟,也是夏承焘日记所涉及人物在世年龄最长者,今年岁,也是本报《文脉》拜访过的学者。
《夏承焘日记全编》出版,吴蓓(左三)、路伟(右一)拜访游修龄(左一)
游老对往事记不太清了,有一件事,他重复讲了几遍。
我这个人,欢喜音乐,会拉二胡,也想学小提琴,就攒钱买一把。他在上海。我托人把钞票寄给他。后来,钱退回来了,因为还差两三块银元,最后没有买,我后来改学二胡,二胡便宜。这个事情就这么过去了。过了一两年,有一天,我在家里拉二胡,他来了。我因为思想很集中,不知道有人来了,他也不响,在旁边听。
拉完后,他才说话——非常抱歉。
我听不懂,什么抱歉?
小提琴还差几块钱,没有买成。
年,夏承焘在日记里写,七八年前,他在上海,修龄托他买一把小提琴,已经物色好了,但是,“以无弓弦遂迟疑放过,使修龄不能成此艺,实由予一念蹉跎之过。平生最爱戴东原‘持躬守不苟二字,对人守无憾二字’两语,不谓躬蹈有憾之悔,思之疚歉。”
80多年过去了,一切没有消逝。
年3月4日,夏承焘写:“阅《克利斯朵夫》有感,成《挽歌》一首,写如下。修龄为予添两活字,甚好:
你并没有死,不过更换了一个位置。从前活在我的眼前,现在活在我的心里。”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