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黄龙 >> 黄龙优势 >> 正文 >> 正文

地域人文汉川有个黄龙湖

来源:黄龙 时间:2022/7/26
中科白癜风微博 http://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3_16264512.htm

这是你在别处阅读不到的原创刊:涉猎散文、文史、时政、诗词、社科等泛文化题材。分门别类,博采众长,博而有雅,不媚俗,有声音,重情趣,书卷味。

0

作者写在开篇前的话:年7月份,为推介家乡汉川文化与旅游,《汉江文艺》杂志社策划于年底推出一期主题为“汉川灵山秀水”的专刊。作为土生土长汉川人,因为职业以及爱好探究家乡人文等缘故,我的脚步几乎走遍这里80%的村镇,也熟悉这里山山水水。我应允编辑的约稿,答应写一篇关于黄龙湖的游记,权当是交作业。也是觉得,做这件事情是十分有意义的。为此,查阅资料,几次去了黄龙湖实地访问。几易其稿,总觉欠妥。毕竟,为家乡代言这事,不可轻视与马虎。

另需敷陈一下,此文标题只有“黄龙湖”三个字。原因之一,这只是一篇关于黄龙湖简介等类的文字,非游记体的文章。原因之二,被誉为“初唐四杰”的大文豪王勃的游记《滕王阁序》,写成“一言均赋,四韵皆成”。本人为草根文学爱好出身,才疏学浅,不敢以游记为文。如下为汉川黄龙湖简介,请收藏。

1

“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自古文人骚客,皆好躅于山水,尘游寄情。当下,旅游算是时尚之一,有越来越多的人,倦怠于平淡生活,习惯在旅途中,感受着他乡异客的快乐。实话说,我也爱旅游;更仰止古人,寻觅高山深涧,高翔远引般抒怀。

湖北,乃千湖之省。这些年间,因为旅游或事务,我的脚步算是走遍全省各地市州。也就知晓,湖北省内的千湖,亦有千般的旖旎。我推介黄龙湖,有爱家乡的理由,但绝不是盲目的。只是觉得,在湖北千湖之中,黄龙湖属罕见的野生天然湖,名头虽不大,抵不上名山大川或挂牌的景区,却算是生态环境保护得较好的湖泊之一。目前,黄龙湖旅游资源尚未大规模开发,更保持一种原生态的美感。

黄龙湖得名,是因民间传说,湖里有一条代表正义化身的黄龙。当地人说,黄龙湖有九十九道弯。实际上,蜿蜒的黄龙湖,正常水位情况下,湖边周长约为10公里,水域面积宽阔达余亩,湖水最深处5米。黄龙湖山水相依,葱绿苍翠美景浑然天成,仿佛若一幅传统中国水墨画,别具烟雨层叠之绰约风韵。更为幸运的是,在几十年前,那段特殊历史时期,曾经有一场撼天动地的“围湖造田”大运动,在“改天换地”口号声里,黄龙湖也躲过了那场围垦风暴。感谢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出黄龙湖,并给予了这里四季如春,草长莺飞。

黄龙湖水源,引自长江最大支流汉江。著名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亦取自汉江。有专家说:目前的汉江,属国内地表河流水质最佳水源之一。一方水土,一方人。实际上,汉江也是家乡汉川的母亲河。包容万千,吐纳万千。黄龙湖,哺育着黄龙湖畔世代生活的人民。这里的人们,享受着黄龙湖丰厚物产的回馈,传承着勤劳质朴,创造出一方富庶之地。

黄龙湖,地处广袤江汉平原东部边缘,南与武汉市蔡甸区接壤,西北与汉川城区相望,地理位置优越。历史上,由北周至隋唐,这一甲子的六十年之间,家乡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故县甑山的县城就设置在黄龙湖畔的甑山。史书载记,甑山乃“地近会郡,乘轺浮船,为水陆要欤”。故县甑山的得名,其主要依据之一,是因黄龙湖改变了附近一带山形地貌,打造出独特的甑状。甑器,也是中国古人较早用于生活的器皿。俗语称:两水交汇,此地必贵。距甑山的汉江下游不远处,便是汉江与汉北交汇之处。因此,黄龙湖附近也就走出了许多成功的政商文化人士。

更为吸引人的,是黄龙湖在千百年历史长河中,经过不断地蓄积与吐纳,孕育出独特的,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传说中的故县甑山县城,市井如织,阡陌纵横。隋唐时,号称“十八路反王”之一的南阳王朱灿,率兵在此烧杀抢夺,毁掉故县甑山。史书载:朱粲所部经过之处,即无人烟。甑山故县,历经那场惨烈的浩劫,满目疮痍,面目全非。战乱平息后,不得已迁往汊山(今汉川市仙女山),并更名汊川县。汊川县,后更名为汉川县,一直沿用至今。据考,当年古甑山县城,位于今黄龙湖畔,汉川市马鞍乡境内甑山村的甑山一带。考古专家,曾在甑山附近发现战国古墓群,足以印证黄龙湖厚重的历史。

如今,甑山废县遗址,早已被历史厚重地掩埋。那场久远的战乱,也被住在遗址上的村民们遗忘。一位朋友,幼年曾在甑山生活,长大后走出了甑山。三四十年前,他读小学时,在自家墙角下,挖出一面破损的铜锣。村里有人说,这是一个老物件。后来,这面铜锣交给了来村里小贩,以废铜的价格,换了几粒糖果。直到今天,每每提起这件事情,这位朋友十分懊恼,后悔当初有眼不识珍宝。当时,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不强。谁都不知道,这破土而出的破东西,是一件早已穿越历史千年的珍贵文物。

黄龙湖孕育出特色湖鲜,更是两道美食的食材。第一道美食,名曰“榔头蒸鳝鱼”,是湖北省内小有名气的特色美食。“榔头蒸鳝鱼”,亦称“榔头肖氏蒸鳝鱼”。黄龙湖畔,自古便有一条商贸繁华的榔头街。榔头街最出名的乡厨,均出自祖传几代厨艺的肖氏家族。据说,“榔头蒸鳝鱼”这道菜味美绝佳,必备两个关键点。第一,需取正宗黄龙湖产二两左右黄鳝为食材;第二,自鳝鱼宰杀、蒸料调配,到蒸菜入笼、火候的把握,均传承着特殊工艺。第二道美食,名曰“清蒸白鳝”。白鳝,为黄龙湖特产一种河鳗。首先,需将河鳗加工环切,盘绕成环状,放入大小合适的瓷盘,配以辅料清蒸蒸熟,出蒸笼浇上食醋,趁热即食。这道菜,河鲜味十分浓烈,营养丰富,上口却不腻。近些年,或因渔捕过度,或因其它原因,捕获的白鳝越来越少。这道美食,也就成为食客们舌尖上美好的回忆。

黄龙湖一带,流行一种特殊乡村风俗习惯,即逢年过节或操办婚丧嫁娶,会请来汉川善书艺人表演,以示庆贺或答谢乡党。汉川善书,是湖北省一种说唱结合的汉族曲艺曲种,也是一门濒危失传说唱技艺,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此,这里的许多民间艺人,掌握传承着汉川善书这门濒危失传说唱技艺。

黄龙湖,文化底蕴深厚。这里,留有传统中华文化儒释道融汇贯通的印记,也完好地保存一座上世纪初由英国传教士建筑的教堂。特别是建国后,在教堂附近的喻家集,设立汉川师范,培养走出去了成千上万的初师、中师,其中不少优秀人才成为武汉市与原孝感地区乃至湖北省的教学骨干,成为建设社会的精英。

沧波万顷,蒹葭云天。黄龙湖的美景,吸引着一批批游客前来观光。今年农历立秋节,国家一级作家、原湖北省作协副主席、著名老作家管用和等,湖北省的二十多位作家、摄影家慕名前来黄龙湖采风。个人有幸参与其中。采风活动中,年近八旬的管老先生,深情回忆上世纪五十年代,来到美丽的黄龙湖畔,与汉川师范文友交流文学创作场景。

2

作品,是最有说服力的。择取其中部分文学作品精彩片段,与大家共同分享黄龙湖的快乐。

作家长丰剑客,散文:

心明亮的如一面镜子,听黄龙湖水底里来龙去脉,听黄龙湖水面的过往潮汐,听黄龙湖沿岸日新月异,听黄龙湖深与浅的缠绵……

诗人静默如谜,诗歌:

在水面上漂过

一首渔歌晚唱牵着船弦

搭在了琴弦上

作家朱紫悦,散文:

置身于黄龙湖这幅唯美的画卷里,恍惚间,我们来到了世外桃源,共同享受那份久违的愉悦。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空山月影,诗词:

一苇平湖远,芙蕖落浅秋。

漫天云影染金虬,烟水棹歌轻渡,澄碧醉兰舟。

作家挽秋,散文:

站在七月的竿头,指向八月的秋。立秋,是我与黄龙湖相约的日子。一叶小舟被粼粼波光托起,驶向金色港湾,栖息芦苇深处的白鹭应景掠起。

作家刀客,散文:

手张开,迎着风,听听风的低声吟唱;把脚从船边放在黄龙湖清清的水中,听听水的絮语。每个人都笑着,喜悦从每个细胞往外冒泡。水鸟在远处翱翔,阳光灿烂,空气里都是甜甜的味道。感觉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最后,欢迎您,来我的家乡汉川!欢迎您,到汉川黄龙湖旅游!黄龙湖,若深闺待嫁的美女,尚待旅游开发。我们相信,好酒不怕巷子深。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就是黄龙湖发展旅游事业的底气。

作家名片

邹斌,笔名、网名马甲“为革命撵兔子”,70后。现居汉川,作家。汉川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作协会员、武汉市作家协会会员,荆楚网东湖社区、长江网长江论坛文学版主。

先后从事过钳工、刑警、特约记者。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多年来活跃于各大网络文学论坛,近2年活跃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0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