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西湖十景”美名在外,今日杭州的“新西湖十景”、“西湖新十景”和旧十景等景色将西湖连缀成了色彩斑斓的绸带,使其春夏秋冬各有景致,阴晴雨雪独有风韵。
西湖新十景
云栖竹径
在西湖景区的五云山西麓,深藏着一处被称为“湖山第一奥区”的景点,相传古时候从山上飘来的五彩祥云常常栖留山坞,故名“云栖”。走进云栖,一条长长的小道蜿蜒纵深,两旁茂密的修竹节节向上,将人们包围在竹海绿波之中,因而一个最富诗情画意的名字便由此产生—云栖竹径。
满陇桂雨
满陇桂雨位于满觉陇村、石屋洞前一带。满觉陇俗称满家弄,明清时盛产桂花,为西湖著名赏桂胜地。每年中秋前后,满树的桂花竞相开放,流芳十里,沁透肺腑。桂花品种有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等,花朵细小而量大,盛开时如逢露水重,往往随风洒落,密如雨珠,人行桂树丛中,沐“雨”披香,别有一番意趣。
虎跑梦泉
到了虎跑,喝龙井茶,尝虎跑水,是人生一大享受。清冽澄净的虎跑泉,素有“天下第三泉”的美名,位居杭州名泉之首。虎跑泉水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听泉、赏泉、寻泉、品泉”。所谓听泉,是听泉水淙淙的声音。泉水诱人、充满禅韵的虎跑,散发着浓厚的人文气息,展示了秀丽的自然美景。成为了西湖风景区集多重文化内涵于一体的最佳山林公园。
龙井问茶
西湖有三大名泉,虎跑泉、玉泉和龙井泉。三种泉各有特性,但最有趣的是龙井泉,因为它有个非常奇妙的现象,就是在井泉中会有“龙须”显现,这在全国名泉中也是独一无二的。每年清明前后,总会有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大家访茶、饮茶、问茶,堪称春游第一快事。
九溪烟树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这是清代著名学者俞樾(俞曲园)描写九溪风光的诗。的确,充满野趣的九溪,由于它汇集了无数细流,又称九溪十八涧。它那自然质朴的山谷风光带来的返朴归真的纯美享受,让人们在寻幽探胜之余,不禁留连忘返。
吴山天风
当“鉴湖女侠”秋瑾游历吴山后,留下了这么一首诗:“老树扶疏夕照红,石台高耸近天风。茫茫灏气连江海,一半青山是越中。”于是新西湖十景中就有了吴山天风的景名。沧桑变迁,如今吴山成了离城区和西湖最近的一座风景名山。
阮墩环碧
在西湖三岛中,阮公墩面积最小,开发也最迟。但从自然野趣而言,不仅毫不逊色,甚至独领风骚。来到阮公墩,只见四周碧水环绕,外围绿阴浓浓,仿佛一座翠绿晶莹的水上园林镶嵌湖中。这座盈盈碧水环抱着的郁郁葱葱的小岛,还是因为其异常清丽的的景致,成为新西湖十景之一的“阮墩环碧”。
黄龙吐翠
在西湖北山栖霞岭北麓的扫帚坞中,有一处著名的山间园林,它以缘为主题,龙为主景,将“缘景”和“龙景”有机结合,这就是黄龙洞圆缘民俗园,新西湖十景之一的“黄龙吐翠”。黄龙洞的园林里到处洋溢着蓬勃生机,在这里,我们可以真正领略到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无限情趣。
玉皇飞云
在西湖南面有座道教名山,因曾供奉过玉皇大帝,名叫玉皇山。玉皇山凌空突兀,衬以蓝 天白云,更显得山姿雄峻巍峨。每当风起云涌之时,伫立山巅登云阁上,耳畔但闻习习风声,时有云雾扑面而来,飞渡而去。湖山空阔,江天浩潮,“玉皇飞云”即从此意境而来。
宝石流霞
宝石山千姿百态的石景。这座郁郁葱葱的山岭,山体玲珑、山脊平缓,高度不过米,但它就像西湖一道靓丽的轮廓线,以绵亘蜿蜒的山势为曲线,秀丽挺拔的保俶塔为主轴,屹立在里西湖北岸,成为人们观赏西湖晴雨阴晦、日出日落的最佳之地。
新西湖十景
灵隐禅踪
杭州素有东南佛国之称,灵隐寺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是为杭州禅寺的最早踪迹。灵隐寺前有飞来峰,崖壁精雕五代、宋、元石刻造像,蔚为大观。又有冷泉之水,时而清流潺潺,时而湍急奔流。灵隐周边,更有上天竺、莲花峰等名山,佛音庄严,禅意隐现。
六和听涛
六和塔原有塔院开化寺,其中有一楹联写道:“灯传慧业三摩地,鼓应潮声八月天”。意思是承接佛法需要专心致志。听涛似乎比观潮更需专一用心,在六和塔上,听涛更能易启发遐思,心领神会,从而在对涛声的品味之中,体会到万千意象。至于秋高气爽季节,登塔听涛更生沧海观日之意,那份并吞八荒之豪情。
岳墓栖霞
“莫须有”三字,铸成中国史上的千古奇冤。然而,“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北山栖霞岭上,每当仲春时节,山花烂漫;入秋以后,红枫似火,望之如霞,久留不去。岳飞忠骨葬于栖霞岭下,多少年来,杭州人民感念他的精忠伟烈。岳飞墓庙这一人文景观是秀美西湖的灵魂。
湖滨晴雨
湖滨位于西湖和城市的接壤之地,不但可以一览西湖的三面云山,更是品鉴阴晴雨雾的好地方。西湖风景最宜慢慢细品,尤其是多雨时节,漫步湖滨,但见烟雨蒙蒙,水天一色,西子湖如美人风鬟雾鬓,若隐若现,有一种特别迷人的“朦胧美”。
钱祠表忠
钱王祠倚城面湖,中有“功德崇坊”之景。祠内有苏轼撰书的《表忠观碑记》,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名碑。碑记叙了吴越国三代钱王在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五代时期,奉行中原正朔,不失臣节,消弭兵戈,安居人民,最终纳土归宋的事迹。写出了杭州百姓对于钱王功德的永世不忘,更表现出西湖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万松书缘
万松书院初创于明代弘治年间,取白居易“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的诗意,明清以来,万松书院成为浙江的最高学府,同时也是杭州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广的书院。王守仁、齐召南、秦瀛、袁枚……这些当年著名的思想家、学者和才子,由此同西湖结下了不解之缘。尚有有梁山伯和祝英台结伴就读万松岭上的传说,万松书院也被称作“梁祝书院”。
杨堤景行
“景行”原意指大路,比作崇高光明的德行,典出《诗经·小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比喻崇高德行使人敬慕,值得仿效。杨公堤近有三贤祠,所以桥名题作“景行”。表达了今人对于先贤杨孟瑛浚湖筑堤这一惠及杭州百姓和西湖的德行的景仰之情,也点出了杨公堤景致的特点,人行景移,移步换景,好山好水,目不暇接。
三台云水
云自无心水自闲,三台景区兼有江南山地和水乡之胜,不仅山色苍翠,映照长空,也多港湾溪潭,碧水清流。而山环水绕之间,更多人文景观,其中最具分量的景点是于谦墓(祠)。“云水”一词点出这里景观的多样性和立体化,在此也借用了宋代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中的名句:“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以颂扬明代民族英雄于谦的热血千秋,清白一生。
梅坞春早
梅家坞盛产茶叶,为西湖龙井中的珍品。“春”在梅坞便是茶香之意。春茶四摘,又以最早的“明前茶”最为名贵,每当清明时节,云雾缭绕的山坡上,采茶女的身影隐现在碧绿如茵的茶园之间,鸟鸣茶歌,婉转相应,为秀美山水平添了一份灵气,也是春天西湖的独特美景。
北街梦寻
风光绮丽、蜿蜒漫长的北山街,是人们晨昏之时迤逦而行的最爱。半数以上的近代中西式著名建筑荟萃这条街上,而在绿荫之下,庭院之间,又蕴涵着许许多多的理想与情怀,光荣与梦想,让人寻寻觅觅。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