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安县是辽金时期军事重镇——黄龙府的所在地。《宋史·岳飞传》中记载:“飞大喜,语其下曰:‘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说的就是农安县,这也是成语“直捣黄龙”的出处。
黄龙府,一直流行着民歌、秧歌、二人转、大鼓、皮影戏等民间艺术形式。
上世纪50年代,农安县对全县的东北民间小调、戏曲曲牌、皮影专调、萨满腔等进行整理、融合并命名为“黄龙戏”。
黄龙戏,一方面曲调独特,另一方面剧情架构大开大合、人物命运大喜大悲,也以小戏见长。小戏时间短、人物少,用小故事展现人物性格。
农安县黄龙戏传承保护中心副主任陈照阳介绍,戏曲剧种如果想让更多人知道,就得出好戏、出好人。如果有主演,有黄龙戏的代表性人物,打造一些经典剧目,就能把这个戏推出去。相信,这样可以一步一步地走出去。
陈照阳是黄龙戏的编剧,创作的过程都是根据演员的条件来设计角色,所以演员至关重要。
年,黄龙戏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龙戏剧团也更名为黄龙戏传承保护中心。黄龙戏剧本《粘豆包》《春暖花开》获得省级奖项和入选国家级扶持计划。
在现代的戏曲人耕耘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黄龙戏会迎来又一个春天。
来源:吉林日报社出品
作者:梁优
总编:孟繁杰石巍韩铁英
转载编辑:初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8315.html